8月26日至27日,2020年第五届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在京成功举办。作为本届大会4大模块之一的“解码新基建”专场论坛, 现场高端嘉宾云集,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多位嘉宾围绕“‘新基建’论道,共赢数字经济新‘基’遇”主题,深度洞察,观点碰撞。
新基建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基建”。基于钢铁、水泥、煤炭、石化、汽车制造等多个工业行业所取得的成果,傲林科技在此次大会上获评 “新基建明星企业”。傲林科技副总裁李欣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新数据智能——构建新基建的智驱引擎”的主题演讲,阐述如何更好服务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
傲林科技副总裁李欣
如何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李欣指出数据智能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其应用的目标是利用一系列智能算法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海量数据条件下的深度洞察和决策智能化。李欣提出,当前驱动“新基建”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数据智能”,正呈现五个新的特点。
第一是新的数据维度,即在宽度上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企业经营相关数据源的全打通,在深度上,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与深度分析;
第二是新的AI应用,即AI介入更多复杂工业场景的分析,输出更精准的结果,减少人工干预程度。同时“用AI开发AI”成为新的趋势;
第三是新的智慧功能,新数据智能在描述、诊断性分析的基础上,更强调预测和指导,尤其是旨在提供可执行的、量化的决策建议,可协助实现企业经营的“自动化驾驶”;第四是新的服务范围,即突破条块化功能,具备服务新基建相关企业的全面经营、行业的上下游协同和产业链金融的能力;
最后是新的价值发现,即通过新数据智能在新基建中的广泛应用,使社会更好地认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价值,推动数据的市场价格发现,“让数据产生真正的价值”。
人工智能的数据孪生
这两年数字孪生也非常热,数字孪生这个概念刚提出的时候是物理世界和数字空间的映射,映射的对象是产品、生产线、终端设备等实际物体。现在所主张的“数字孪生+”映射对象除了实际的物体之外还可以拓展到企业的组织体,拓展到整个城市,所谓的智慧城市,不是实物,是一个实体,与此同时相应的是在数字孪生+的时代,更强调使用广域聚合的数据去替代局部的数据,更强调对数据的指导功能,不是仅停留在描述层面,更聚焦改善企业的全局决策,来实现生产商业模式的创新。
同样,在工业领域、要做好工业领域的数字孪生,必须懂工业,也就是我们讲的行业知识图谱的构建,从物理世界的感知到数字世界的分析,从仿真模型反馈到数字世界进行调优。目前傲林科技可以进一步覆盖到工业4.0和金融4.0两大领域,覆盖流程行业、离散行业,服务大型企业、中小企业。
技术驱动的傲林科技
傲林科技是一家科技公司,创始人是IEEE院士,联合创始人曾孵化于全球第一的RPA公司,团队获数百项国内外发明专利,除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人才,还有钢铁、煤炭、水泥、石化等多位行业专家,积累了数百项算法模型。
未来傲林科技会在传统商业智能基础之上,更加关注对多参数、复杂逻辑的业务场景的处理,将大量基于产业的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模型结合,构建全口径、场景化的量化分析,将工业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从“预测影响结果”提升到“输出优化策略”,真正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赋能新基建融合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