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处西南内陆,地理位置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支撑,却蔚然兴起大数据产业,成为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样板。
贵州大数据产业,从一张白纸到全国多个大数据之首:成立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意见;设立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行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等等等等。
贵州大数据产业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甚至对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都有重大意义。
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基石与瓶颈
不同于其他IT产业聚集地大多位于北京、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的东部大城市,贵州地区地处西南内陆,地形多山、交通不便,却赫然发展起大规模的大数据产业。
贵州之所以有此成就,源于准确捕捉了时代风口和政策机遇。移动互联网的普及,AI、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推动数据爆发式增长,无论是消费端还是产业端,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均一路飙升。自4G时代之初的2013年,贵州就布局大数据产业,占据了风口先机,此后还屡屡获得国家政策的助翼。
在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崛起过程中,其本身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至关重要。大数据产业重资产、占地多、耗电大,需要尽可能低成本建设。贵州多山,一众机房可以于山洞中建设,不仅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地价也较东部发达地区低廉很多;在西电东送的格局之下,西部地区的电力成本也明显更低。与此同时,贵州率先设立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推动了数据所有权的流通,进一步刺激了大数据产业的活力。
凡此种种,刺激了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腾飞。不过相比于北京、深圳、杭州等地,贵州大数据产业也有明显的限制,其服务的客户大多聚集于东部发达地区,当地产业生态能给予的支持不足,留住人才的难度也较大。大数据产业是一个引擎,但大数据产业不能孤立发展,其他产业需进行相应升级,当地的数字经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
基于此,其解决路径之一便是,引入能带动产业生态的企业。近期,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贵州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成立。此前的案例显示,鲲鹏计算产业除了自身的人才和技术资源,还能以其品牌号召力和产业链优势地位,吸引大量的初创产业和合作伙伴跟随入驻。
鲲鹏翼展,不只是大数据
当前,中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近年来,贵州省以“万企融合”为统领,攻坚“数字经济”高地,同时大力改造传统经济。
鲲鹏计算产业作为底层计算平台,能支持大量的软硬件平台或产品,同时,目前已经有1000多家合作伙伴、超过3000个解决方案获得鲲鹏认证。在硬件开放方面,鲲鹏计算产业已经与多家整机厂商达成合作,推出自有品牌的服务器;在软件开源方面,鲲鹏计算产业先后开源了openEuler操作系统、openGauss数据库、数据虚拟化引擎等产品,麒麟软件、普华基础软件、统信软件、中科院软件所等6家操作系统软件提供商发行了基于openEuler的商用版本操作系统。
随着鲲鹏计算产业的到来,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相继落户贵州,包含提供电子政务方案的贵州恵智、提供云计算方案的海誉科技、提供数据库产品的易鲸捷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看到,鲲鹏计算产业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入驻,而是拥有带动产业的能量,以鲲鹏处理器为核心源源不断地滚动生态雪球。
在鲲鹏计算产业自身联动的生态外,此类高新产业还有着不可忽视的赋能价值。
对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电信等方面的建设,鲲鹏计算产业能给予强大的底层支撑,而这些方面的改善将是贵州数字经济突破瓶颈的关键。据了解,鲲鹏计算产业优先聚焦政务、电信、金融、电力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关键场景。
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除大数据产业外,政务、电信、金融、电力等多方面基础设施的提升,也是加快数字经济脚步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内有新基建的政策号召,加快鲲鹏计算产业等高新产业的引入,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从全球背景来看,随着中国东部地区人力成本不断攀升,跨国企业的制造业基地,倾向于迁移到中国西部地区或东南亚地区。在与东南亚地区的竞争中,中国西部地区的最大优势,除了国内环境稳定之外,便在于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大幅降低零件原材料、能源多方面获取成本。
2019年,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453公里,在全国位居第七位,超过江苏。这是传统基建的提速,而鲲鹏计算产业等高新产业的不断引进,则是新基建的加码。无论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是高新产业的引进,都能降低制造业的相关成本,从而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的竞争力。
除了基建层面的长远意义,鲲鹏计算产业还能深入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链条给予支持。
鲲鹏计算产业可以与贵州既有的重点招商项目,形成合力,彼此促进。可以看到,近年来贵阳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聚焦中高端制造,成功引进贵阳白云海盈新能源智能化基地、贵阳高新区恒大新能源汽车贵阳基地、贵阳高新区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宝能新能源汽车系列等重点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算力、设备、软件服务支持。
除了这些起点高的中高端制造项目之外,贵州还有大量的传统企业需要升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对于一些传统企业,以前只是可早可晚甚至可有可无的‘备选项’,现在成了必须要做、早做早受益的‘必选项’。”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相关人士曾表示。
以医药行业为例,药品价格政策改革加剧了医药市场竞争,药品中标价逐渐走低,众多药企利润率大幅下挫,除了补足研发能力外,降本增效也势在必行。
鲲鹏计算产业的到来,不仅可以给予算力和技术支持,还能以前瞻性的行业洞察为客户提供建议指导。鲲鹏计算产业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可以帮助传统药企在生产、维护、仓储物流、材料供给等各个环节全面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鲲鹏计算产业的人才吸引力巨大,可解决当地技术人才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能帮助贵州培养更多的IT人才。与此同时,这些人才的流动,未来也可能围绕大数据产业进行创业,从而进一步扩大当地的数字经济生态。
长远来看,贵州大数据产业,受益于时代风口和政策机遇,如能在基础设施、人才引进、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改善,将形成飞轮效应持续进化。对于这种局面的改观,鲲鹏计算产业的入驻有鲜明的标杆意义,有望成为当地大数据产业的一个标签,提升其品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本的流入。在大数据产业之外,鲲鹏计算产业也能与当地其他高新产业形成联动,彼此推升,同时赋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加快其改造升级的步伐,助力贵州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RRAM芯片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系统,通过将低精度模拟运算与迭代优化结合,突破了模拟计算的精度瓶颈。该系统在大规模MIMO通信测试中仅需2-3次迭代就达到数字处理器性能,吞吐量和能效分别提升10倍和3-5倍,为后摩尔时代计算架构提供了新方向。
普拉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BPMN助手系统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通过创新的JSON中间表示方法,实现了自然语言到标准BPMN流程图的自动转换。该系统不仅在生成速度上比传统XML方法快一倍,在流程编辑成功率上也有显著提升,为降低业务流程建模的技术门槛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谷歌宣布已将约3万个生产软件包移植到Arm架构,计划全面转换以便在自研Axion芯片和x86处理器上运行工作负载。YouTube、Gmail和BigQuery等服务已在x86和Axion Arm CPU上运行。谷歌开发了名为CogniPort的AI工具协助迁移,成功率约30%。公司声称Axion服务器相比x86实例具有65%的性价比优势和60%的能效提升。
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发布开源统一视频模型UniVid,首次实现AI同时理解和生成视频。该模型采用创新的温度模态对齐技术和金字塔反思机制,在权威测试中超越现有最佳系统,视频生成质量提升2.2%,问答准确率分别提升1.0%和3.3%。这项突破为视频AI应用开辟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