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区里的每幢房屋、每条道路、每座桥梁甚至每棵树都进行三维数字化,再通过统一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为小区居民提供实时响应的居家服务、数字政务、安防、物业服务等全方位服务,这样的智慧社区,今年上半年将在浙江建成至少200个,到明年则将覆盖全省约20000万个小区。
今天,华为“HiCampus Cube思享会”活动在杭州召开,华为与绿城针对未来社区的联合解决方案在本次会上正式发布。华为将凭借HiCampus Cube智立方解决方案,在未来社区、智慧园区等领域,为浙江数字化改革注入新动能。
众所周知,传统园区的信息化经历了IT化、信息化两个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智慧化阶段,但此前两个阶段留下大量痛点,主要表现在偏重垂直、孤立的烟囱式子系统建设,不同系统各自为战,数据不互通,业务难融合,长期面临着服务体验差、综合安防弱、运营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业务创新难等痛点。云、AI、5G等ICT技术的诞生与发展,驱使人类从信息社会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智慧园区成为智能社会的落脚点。
华为中国政企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部部长麻延冬在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园区开始探讨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业务变革,为了更好地降低园区建设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和园区安全和体验,并支持客户实现持续的业务创新,华为在今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推出了HiCampus Cube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个交付更简单、运维更简单的云边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部署和智能的需求,已支撑园区客户快速创新。
华为中国政企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部部长麻延冬
他打比方说,园区现有的各种子系统好比一个个乐高积木,可以单独使用,但兼容性和稳定性不高,华为HiCampus Cube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相当于乐高底座,通过即插即用的连接、开放智能的平台、简洁高效的工具,帮助各子系统在这个基座上进行软硬一体化的安装和交付,实现园区智能化。
绿城理想生活集团智慧园区事业部总经理陈霄表示,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中,袁家军书记指出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化转型迭代深化。根据这一目标,今年6月之前,浙江将建成200个智慧社区(未来社区),明年覆盖全省约20000个社区。
绿城理想生活集团智慧园区事业部总经理陈霄
陈霄透露,绿城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构建虚实交融、万物互联的数字孪生空间,实现空间全要素数字化、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可视化,社区运行管理协同化、智能化,同时实现模拟、监控、诊断、预测和控制,提供社区建设及管理的最优解决方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数据闭环赋能系统。
这样的社区有多“聪明”呢?陈霄说,“将小区里的每幢房屋、每条道路、每座桥梁甚至每棵树都进行三维数字化,再通过统一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可以为居民提供实时响应的居家服务、数字政务、安防、物业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目前,在舟山长峙岛如心小镇、杭州亚运村、杭州复兴南街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中,华为与绿城联合开展的智慧园区(未来社区)部署都成为此类建设项目的成功标杆。
中国云与计算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交付与运营部赵养锋针对目前园区数字化进展的四大挑战进行展开,并输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主要概括为极简部署、敏捷创新、数据主权,智慧园区云边协同方案,加速园区数字化进程。”
中国云与计算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交付与运营部赵养锋
据介绍,华为HiCampus Cube智立方基于超融合技术,为智慧园区提供一站式IT基础设施底座。HiCampus Cube智立方囊括硬件、虚拟化、沃土平台以及应用软件,提供园区所需要的1+7解决方案,比如IOC、综合安防、便捷通行、设备管理、资产管理、能效管理、环境空间、办公以及招商业务。HiCampus Cube智立方融合AI、IoT等ICT技术,提供云边协同能力,支撑业务快速创新;支持产线预安装开箱即用的极简部署能力;以及集中运维达到IT基础设施的高效运维。
当前,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已广泛服务于政府、地产、教育、化工、物流等行业超过300家客户,支撑客户数字化转型,春风动力、横店东磁、西湖大学、萧山机场等浙江企业和机构都在应用该方案进行智慧园区升级。华为还成立了智慧园区生态联盟,已发展10大类400余家生态伙伴,联合打造智慧园区场景化解决方案。
事实上,华为智慧园区正在成为华为体系中占比和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智慧园区业务营收在未来是一个广泛的蓝海市场,可预计的市场空间是千亿级的,增幅超过40%。随着各地对数字化改革的大力推进,智慧园区业务将为华为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ocker公司通过增强的compose框架和新基础设施工具,将自己定位为AI智能体开发的核心编排平台。该平台在compose规范中新增"models"元素,允许开发者在同一YAML文件中定义AI智能体、大语言模型和工具。支持LangGraph、CrewAI等多个AI框架,提供Docker Offload服务访问NVIDIA L4 GPU,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建立合作。通过MCP网关提供企业级安全隔离,解决了企业AI项目从概念验证到生产部署的断层问题。
中科院联合字节跳动开发全新AI评测基准TreeBench,揭示当前最先进模型在复杂视觉推理上的重大缺陷。即使OpenAI o3也仅获得54.87%分数。研究团队同时提出TreeVGR训练方法,通过要求AI同时给出答案和精确定位,实现真正可追溯的视觉推理,为构建更透明可信的AI系统开辟新路径。
马斯克的AI女友"Ani"引爆全球,腾讯RLVER框架突破情感理解边界:AI下半场竞争核心已转向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当技术学会共情,虚拟陪伴不再停留于脚本应答,而是通过"心与心的循环"真正理解人类孤独——这背后是强化学习算法与思考模式的化学反应,让AI从解决问题转向拥抱情感。
PyVision是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革命性视觉推理框架,让AI系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动态创造Python工具,而非依赖预设工具集。通过多轮交互机制,PyVision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实现显著性能提升,其中在符号视觉任务上提升达31.1%。该框架展现了从"工具使用者"到"工具创造者"的AI能力跃迁,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