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全面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新征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这一总体目标直接反映到各地的重要部署上。
数字政府建设蓬勃发展
近年来,中国各地力推高质量建设数字政府,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越来越成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
数字政府的建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20世纪80年初期随着计算机开始向普通用户普及,政府工作也逐渐随着科技进步的潮流开始向信息化迁移,2000年前后,各地开始试验电子政务模式,2019年数字政府这一确定性理念和词汇正式诞生。
可以说,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数字政府的必由之路,这离不开先进理念指引和前沿基础设施等的支撑。截止2021年11月,我国约近半省份已经发布或者正在审议专门的数字政府建设规划。
华为云与信通院战略合作升级,共领数字政府新趋势
12月1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在北京举办了“2021赋能?质变 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论坛”。会上,信通院与华为云签署了数字政府领域战略合作备忘录。
达成数字政府战略合作后,双方将聚焦数字政府领域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政策咨询、战略规划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共同输出政府数字化转型相关白皮书和研究报告。同时,也将围绕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技术架构、应用成效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合作,共同参与输出行业标准,联合打造政府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发布,牵引数字政府加速发展
信通院与华为云在会上共同发布了“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以下简称“模型”),模型由华为云与信通院在参考国内、外关于数字政府和数字化转型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合开发,为各地数字政府建设的业主单位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评价基准。

模型从愿景机制、建设模式、服务运营、数据管理、平台技术、应用生态、价值指标七个视角,结合机制建设与技术发展,全面衡量数字政府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应用的成熟度水平。

模型体现了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发展的三大趋势:
1.云原生技术的全面采用:政府上云已经从“资源上云”向“应用上云”转变,各类互联网化、流量化业务不断增加,推动数字政府基础设施采用更加敏捷、弹性、智能的云原生技术。
2. 全栈云建设模式: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已经不再只是为政务应用提供基础资源,而是基于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整合IaaS、PaaS各层服务,形成智慧城市一朵云,为政府城市治理决策的精准化、科学化提供技术和资源的支持。
3. 政务应用的有效治理:随着上云水平的不断加深,数字政府应用生态逐步形成,数字政府基础设施需要具备应用开发、运维、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治理能力。
以“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模型”为基础,信通院牵头编写了《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水平和运营效果成熟度评价》IOMM-G标准,也在本次会议上同时发布。
政务云到城市云,数字政府走向新阶段
政务云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载体,早期政务云的建设模式主要是通过“资源池化”的方式为业务提供基础平台,而后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政务云的建设进入到以“资源云化”的阶段。在此期间,建设了一朵政务云,几乎等同于数字政务的开展。
而当数字政府的创新建设成为政府数字化改革的核心方向,政务云的建设需要能支撑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应用的敏捷开发、高效协同等诉求,以应用为中心建设全新的政务云平台成为共识,由此,政务云建设也进入以“云原生化”为特色的新阶段,政务云将全面升级为以云原生技术为核心的城市云基础设施。如长沙的数字人民币活动,当日新增注册用户超过30万,参与人数达到了132万,活动期间资源使用峰值是平时的百倍以上。此次活动是全国首例采用了“政务云+公有云”的模式支撑,华为云为“我的长沙”APP提供云平台支持,设计了高效的云原生解决方案,保障了活动平稳开展以及用户的优质体验,同时也为此类突发流量高峰的市民业务场景打造了范本。
未来,数字政府所覆盖业务场景将更加丰富。华为云在全国已落地政务云基地150多个,建设了超过600个项目,为全国政府客户持续提供全周期、属地化的服务。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为云在政务云领域,市场份额连续4年蝉联国内第一。得益于过去10年的建设及运营实践,华为云已累计了丰富的政府数字化经验,华为云政务云解决方案已经升级为“城市一朵云”,并已在武汉、长沙、太原、襄阳等城市落地。襄阳首批完成了云架构与功能升级,具备了云原生和城市智能体的关键能力,已跨入Cloud3.0阶段,成为城市建设新标杆。近日,信通院和襄阳市政数局在襄阳已正式启动国内第一个IOMM-G(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成熟度)标准试点。
当值“十四五”开局之年,相信华为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作为领先的云厂商,聚合产业与生态力量,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作出更卓越的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高带宽闪存技术承诺提供超大容量,但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挑战。该技术将多层NAND芯片堆叠,每层由数百个3D NAND单元层组成,可创造前所未有的存储容量。相比昂贵的HBM内存,HBF使用更便宜但速度较慢的闪存为GPU提供更多存储空间。技术复杂性体现在互连布线的困难,12层HBF堆叠将包含2866个存储层。由于需要英伟达等GPU厂商深度参与和行业标准制定,预计HBF距离商用还需两年以上时间。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团队开发SPHINX系统,专门测试AI视觉推理能力。该系统可无限生成25类视觉推理题目,测试发现最强的GPT-5准确率仅51.1%,远低于人类75.4%。研究显示AI主要困难在视觉信息提取而非逻辑推理,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可显著改善表现并迁移到其他任务。
戴尔第三季度营收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创历史新高,主要受AI服务器需求爆发式增长推动。AI服务器订单达123亿美元,全年订单总额300亿美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营收141亿美元,增长24%,其中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表现强劲。存储业务营收39.8亿美元,同比下降1%,但全闪存阵列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营收315亿美元,全年AI服务器出货量约250亿美元。
法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I-GLIDE系统,通过将复杂设备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分别诊断,结合不确定性量化技术,实现了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重大突破。该系统在NASA飞机引擎数据集上的预测误差比传统方法降低23-39%,同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解释性,能够精确指出具体组件的健康状况,为工业智能维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