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个产业集群连成的珠三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广东产业转型和创新,则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样本。
今天的广东,技术的力量正在逐渐渗透,生态的土壤也愈加肥沃。从珠海的智慧视觉解决方案、南沙的一站式家居整装解决方案,到汕头的智能印刷、东莞的智慧工厂等,一个个智慧化的场景背后,以云为底座的数字生态发挥着重要的力量。
区域经济跑得快,全靠产业车头带,今天数字广东的产业智能升级图鉴,也是数字生态孵化的实践故事。“十四五”期间,发展面向供给侧的数字生态,是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在广东,在数字生态带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已遍地开花并迅速向全国发展。

技术共创,商业共赢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竞争格局的战略高地。从全球看,2020年,数字经济占各国GDP的比重平均值已经达到40%,到2022年,这个比重将达到65%。而中国,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38.6%,这其中80.9%来自产业数字化。由一个又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组成的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2021年是中国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数字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之年。在云、AI、5G等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下的“数质时代”已经到来,真正用好数据,才是数字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将进入大规模的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成为驱动数字产业变革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将为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稳健而澎湃的动力。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和制造大省,广东也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进程中,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聚焦技术创新,为谋求产业转型之路的广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自2018年1月以来,华为软件开发云广州创新中心、华为珠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华为云(松山湖)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汕头-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纷纷落子广东,助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企业提供软件开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AR/VR、智能网联汽车、鲲鹏生态、区块链等数字使能服务,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重要引擎。

要想发展真正的大生态,需要内外兼修、双向发力。在城市合作上,广东联合华为云与21个地市建立密切合作,以广深珠等城市为核心,同时渗透粤北、粤西北、粤东等区域,共同打造城市名片。截止目前,华为云已经服务于广东35000多家企业客户,在制造业、生物医药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均有创新实践,其中更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
此外,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我们重新定义生产关系,客户、伙伴、云服务厂商将会是一个共生共赢的关系,生态关系将在这个时期全面重塑。因此,华为云秉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理念,为生态伙伴建构了最为肥沃的行业“黑土地”。
正如著名作家马克斯维尔在《共赢》中所说:共赢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地帮助伙伴成功。事实上,中国数字化的市场中存在大量复杂的行业需求,企业上云的空间广阔,华为云则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做行业应用的黑土地,从而成就伙伴。这也是华为云“技术共创,商业共赢”的意义所在。
华为云联合生态伙伴助力区域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面向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云在广东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在东莞,华为云为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上线了供应链管理系统。采购人员在系统内完成招投标、询报价、采购、签约等流程,大大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减少录入错误。而透过系统,能掌握供应商的最新状态,追溯报价情况变化,使得重要环节透明化。
在珠海,华为珠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从金邦达的业务场景和需求出发,利用华为云GPU加速云服务器,为金邦达提供优秀的浮点计算能力,用于应对金邦达在进行AI开发与测试中高实时、高并发的海量计算场景,确保成功实现预期结果。
在南沙,为帮助谷居家居设计系统更快更好解决使用端配置的问题,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助力广州谷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华为云GPU加速云服务器,提供专业级图形处理所需的强大计算能力,较普通GPU性能提升数十倍以上,同时,以优秀的浮点计算能力,从容应对高实时、高并发的海量计算场景,缩短渲染周期。
在佛山,欧神诺基于华为云的智能数据云平台,将核心系统都迁移上云,降低本地IDC建设费用和维护成本,为智能制造提供信息数据的大集成。企业各个部门实现更加紧密的协调配合,云为打破壁垒提供了基础。
这些只是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全景图中的其中一角。目前,华为云各大创新中心正持续为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全国范围内,华为云产业云已在全国落地超140+个创新中心、产业集群攻关基地。随着产业云模式的全面普及,可以想象,更多的产业集群跃迁故事将在广东乃至中国全面上演。
目前,华为云生态树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华为云已上线220多个云服务、210多个解决方案,发展20000+合作伙伴,汇聚230万开发者,云市场上架应用4500+个。这些成绩的获得与华为云四大生态策略息息相关。即,加大开发者工具链投入、开放创新华为云开天aPaaS平台能力、聚合千行百业的应用SaaS、构建极致的应用分发、购买与服务体验等。这也是广东省35000多家企业选择华为云的关键原因。

这一股产业转型升级的力量如何持续驱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广东科技创新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企业能力提升和新增长?12月30日,“智变·质变”广东·进而有为 华为云广东生态伙伴峰会,将在珠海华发喜来登酒店举行。届时,相关产业专家、城市管理者以及生态伙伴将齐聚一堂,更多关于产业发展与生态合作的问题,将在这里给出答案。此外,还有重磅签约将在会上发布,敬请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