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信通院正式公布了第十三批大数据产品能力评测结果,阿里云大数据的四款产品:大数据计算服务软件MaxCompute、大数据开发治理平台DataWorks、实时数仓Hologres、实时计算Flink版累计通过七项评测,此次认证加强了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在稳定性,性能,基础能力等各个方面给客户提供了信心。
稳定性是衡量产品能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2021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出台,稳定性已成为各领域客户在功能、性能之外,对大数据技术产品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阿里云MaxCompute大数据平台在13轮不同程度的破坏性测试中,性能水平并未明显下降,被证明为韧性型系统。这是业内首个由第三方测试机构利用混沌工程测试方法论,对大数据产品进行新型稳定性测试的案例。
除此之外,阿里云实时计算Flink版在《分布式流处理平台稳定性专项评测》中通过了CPU高负载、硬盘高负载、内存高负载等7个子项目评测。面对小规模硬件故障和复杂网络环境,实时计算Flink版表现出极高的架构健壮性,持续向用户提供稳定的企业级服务。
此前,实时计算Flink版已通过“分布式流处理平台-基础能力测评”和“分布式流处理平台-性能专项测评”,因此其也成为国内唯一全面通过中国信通院基础能力、性能、稳定性三款评测的分布式流处理平台产品。
专项能力不断突破刷新纪录
稳定性重在维稳,在专项能力的攻坚上,阿里云大数据产品也在不断突破。阿里云实时数仓Hologres通过了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性能评测(大规模),并以8192个节点(pods)刷新了通过该评测现有参评的规模记录。通过该评测,证明了阿里云实时数仓Hologres能够作为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平台的基础设施,可以满足用户建设大规模数据仓库和数据平台的需求,具备支撑关键行业核心业务数据平台的能力。
数据开发工作是推动各领域大数据应用落地的必要环节,是将数据生产要素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的关键过程。阿里云DataWorks成为首批通过了“数据开发平台”和"数据分类分级工具"两项基础能力专项评测的产品。在本次评测中,DataWorks通过了覆盖数据接入、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数据任务管理、数据共享和服务、平台管理、数据模型设计等能力域,共35个测试项目。
阿里云大数据自2009年起,基于阿里巴巴集团的需求,从0到1研发,到目前形成一整套包含离线、实时、AI和数据治理一体化的的云原生大数据产品体系,支撑了天猫、淘宝、饿了么、优酷、盒马等各个业务团队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业务需求。并且取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阿里云大数据产品不仅具备敏捷业务、简单易用、全托管的优势,同时兼具开箱即用、企业级安全、随意弹性、开放兼容的特点,帮助企业释放数据价值、保障数据安全、激活数据生产力。了解详情:https://www.aliyun.com/product/bigdata/apsarabigdata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