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润迅合肥数中心正式通电,标志着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用电有了稳定保障。
润迅合肥数据中心位于合肥市高新区长宁大道与响洪甸路交叉口东南角,2020年开工奠基,总投资10亿人民币,占地面积46000㎡,是润迅数据投建的首个大型数据中心园区项目。作为润迅数据华东片区核心枢纽节点,业务将覆盖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环长三角城市群。项目分两期建设数据中心机楼,首期3栋已完工(4000个机柜),二期4栋在积极筹备待建中(6000个机柜)。
为保障数据中心投用后的用电稳定、可靠,数据中心项目首期从湖光路变电站和沁源变电站引入共计4*12500kVA四路市电提供用电。数据中心动力配置满足2N冗余架构。电源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设联络;每两路互为备用,任一路失电,另一路均能带起全部负载,引自变电站不同变压器母线段;每路均能承担全部负荷。
润迅合肥数据中心是合肥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依托国家“新基建”政策的指引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标准打造华东地区首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集群;可为党政、金融、教育、医疗、互联网等用户提供上万个机柜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将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基建数字化基地,为安徽省乃至周边省市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为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新城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技术、人才、平台支撑。
此次润迅合肥数据中心正式通电,将全面进入机电设备调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数据中心即将正式投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研究员尼古拉·斯克里普科开发了IFEval-FC基准测试,专门评估大语言模型在函数调用中遵循格式指令的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是GPT-5和Claude Opus 4.1等最先进模型,在处理看似简单的格式要求时准确率也不超过80%,揭示了AI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局限性。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合作,运用先进AI模型帮助管理和改进即将发布的Sparc反应堆。DeepMind开发了名为Torax的专用软件来模拟等离子体,结合强化学习等AI技术寻找最佳核聚变控制方式。核聚变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可提供几乎无限的零碳排放能源。谷歌已投资CFS并承诺购买其200兆瓦电力。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MinerU2.5文档解析模型,仅用12亿参数就在文本、公式、表格识别等任务上全面超越GPT-4o等大型模型。该模型采用创新的两阶段解析策略,先进行全局布局分析再做局部精细识别,计算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通过重新定义任务标准和构建高质量数据引擎,MinerU2.5能准确处理旋转表格、复杂公式、多语言文档等挑战性内容,为文档数字化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