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润迅合肥数中心正式通电,标志着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用电有了稳定保障。
润迅合肥数据中心位于合肥市高新区长宁大道与响洪甸路交叉口东南角,2020年开工奠基,总投资10亿人民币,占地面积46000㎡,是润迅数据投建的首个大型数据中心园区项目。作为润迅数据华东片区核心枢纽节点,业务将覆盖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环长三角城市群。项目分两期建设数据中心机楼,首期3栋已完工(4000个机柜),二期4栋在积极筹备待建中(6000个机柜)。
为保障数据中心投用后的用电稳定、可靠,数据中心项目首期从湖光路变电站和沁源变电站引入共计4*12500kVA四路市电提供用电。数据中心动力配置满足2N冗余架构。电源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设联络;每两路互为备用,任一路失电,另一路均能带起全部负载,引自变电站不同变压器母线段;每路均能承担全部负荷。
润迅合肥数据中心是合肥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依托国家“新基建”政策的指引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标准打造华东地区首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集群;可为党政、金融、教育、医疗、互联网等用户提供上万个机柜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将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基建数字化基地,为安徽省乃至周边省市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为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新城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技术、人才、平台支撑。
此次润迅合肥数据中心正式通电,将全面进入机电设备调试验收阶段,标志着数据中心即将正式投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