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以“聚焦县域发展的数字化未来”为主题的思辨对话在人民网“人民会客厅”上演。
县域是城乡的结合体,智慧城市建设从大城市到县域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县域数字化进程中,有的以垂直整合为主,有的以横向贯通为主,县域数字化的未来,到底要选择哪个机制?通往县域数字化的路上又有哪些实际障碍?有哪些经验和模式可借鉴?嘉宾们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以“‘Yes’or‘No’”的形式展开辩论。
作为数字化领域的一线代表,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分享了华为云在县域数字化发展当中,基于“一城一云”推动县域数字化的实践经验。
数字化手段有利于推动完善整个数字生态的规则体系
张修征给我们分享了一个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在推进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平房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十年,刚开始时,平房区也是简单地采用电子政务公开上网站的做法。但到2017年时,平房区意识到了平台化建设的重要性,想要深入推进数字化,就要真正把各个“信息垂直烟囱”横向打通,建成统一的平台。
对于平房区应用华为云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张修征表示:数字化手段有利于推动完善整个数字生态的规则体系。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数字化的规则可以规范和约束公务员以及市民的行为,然后再通过行为的长期积累形成习惯,进而通过习惯提升整个政府包括公务员体系的素养,形成数字化思维来推进工作,最后整个队伍数字化素养的提高也会进一步完善创新整个规则体系,从而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
县域数字化要注重“平台上移,服务下移”
张修征认为,县域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一个事情,县域数字化是一个体系的变革,要重视基础、多方合力和横向贯通。他建议,一定要把县域做一个整体,把各个地方打通,注重“平台上移,服务下移”,才能实现整个数据的价值最大化,才能更好地服务市民、服务企业。
华为云县域治理数字化解决方案
“平台上移”如何解读?张修征分享道,华为云的实践经验是,基于一个行政地级市构建统一的云平台,把包括政务在内的相关大数据打通,真正建“一城一云”,达到“至简”的效果。“至简致远”其实也是华为云“一城一云”的设计理念,通过“一城一云”,华为云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县域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也有利于县域节省预算,加快数字化进度。而每个城市的“云”上面的各种政务服务则需要“下移”,包括面向百姓惠民、企业兴业、治理善政的各类服务下沉,才可以更好地做出当地特色服务。
另外无论是惠民、善政还是兴业,数字化的初衷都是让城市治理更至简、发展更致远。目前,华为云“一城一云”下沉到县域的解决方案,在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四川达州大竹县、山东泰安肥城市、辽宁沈阳大东区等县域,已经初显成效。
县域数字化是一个体系工程,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谈到针对县域数字化发展难题的解决方案时,张修征说:“县域数字化是一个体系工程,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坚持一步一步走下去。对于县域数字化的推进,‘三分靠建设,七分靠运营’,而且‘以人为本’很重要,需要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治理,而忽略百姓、受众参与的情况。”
如今,县域数字化的建设如火如荼,各种思想理念的交锋也不会停歇。通过张修征的实践经验和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参与县域数字化建设的赋能者,华为云基于“一城一云”下沉到县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在助力县域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