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清华金融评论》与华为云联合主办、清华五道口“数字中国”企业家课程项目学术支持的《中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专题研讨会在线上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产学研界8位权威专家,共同围绕“中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展开了深入探讨,分享金融数字化转型实战经验、最新研发进展及监管政策要点,为金融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出席本次研讨会,就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表了观点。张修征指出,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与实体经济共融共生。华为将金融作为战略投入的重点行业,已累计为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金融客户提供服务,与70多家领先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华为云作为华为旗下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秉承华为三十多年ICT技术积累、数字化转型经验和“一切皆服务”的理念,不断迭代和演进,坚持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至简致远。
华为云携手中国金融机构,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据张修征介绍,目前,华为云在全球范围内服务金融客户超过300余家,中国六大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TOP5保险机构,7家TOP10证券机构都选择了华为云,共赴数字化转型之路。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的报告显示:2021年,华为云位居中国金融云基础设施市场第一;华为云Stack连续四年位居中国金融机构自建云基础设施市场第一。这些成绩,充分证明了金融行业客户对华为云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的认可。
张修征认为,金融机构作为信息应用的前沿阵地,应当统筹发展与安全,夯实数字底座,坚持创新引领,通过数字化转型重塑展业模式、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扩展服务边界,构建普惠金融生态。同时,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与乡村振兴,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金融科技打造“第二发展曲线”,为自身可持续增长开辟广阔空间。
张修征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以客户为中心,重构价值创造模式的过程。在研讨会期间,华为云与《清华金融评论》的联合研究成果《中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显示,国内金融机构业已形成广泛共识,将数字化转型提升至战略高度,以数据为驱动、生态为抓手、人才为保障,风控为底线,强化顶层设计和全局统筹,系统性的推进数字化转型。
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全面升级,从容应对四大行业挑战
基于华为云长期服务金融行业的实践经验,张修征认为,当前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面临四项挑战:一是战略到执行,从清晰的顶层战略,到坚定的落地执行,需要确保各层级执行者都能明白转型的目标、方法、标准与措施;二是成本的投入,转型的速度决定了成本的投入策略,快速度过转型期,合理分配投入是关键;三是业务与科技的协同,开拓场景、智慧经营,需要业务与科技的高度协作与融合,以云原生改造场景服务,以大数据与AI、区块链实现业务敏捷;四是员工数字化工具运用能力的快速培养。
张修征指出,“移动优先,丰富数字化渠道;云化转型,平台与流程再造;数据驱动,实现数字化经营;场景创新,探索新商业模式”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必将经历的主要阶段。在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方面,华为云围绕营销、客服、风控、经营等金融场景,立足根技术研发,通过华为云Stack、公有云及金融专区等多种服务形态为金融机构提供等保合规、安全可信、敏捷创新的上云方案。同时,华为云与伙伴和客户在金融级数据库、分布式新核心、融合数据湖、低时延交易等领域开展解决方案联合创新,以“新架构、新智能、新联接”助力构建中国金融数字化进程的主线,实现包括核心系统在内的全业务稳敏融合、从静态管控到实时智能的能力升级,依靠5G云边端和鸿蒙生态,探索营销模式的场景裂变。
在演讲的最后,张修征表示:“未来华为云将更加坚定地加大对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以领先的技术和完善的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灵活高效的风控支撑,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创新。金融有底,赋实有数,全联接,全智能,共建绿色数智金融。”在数字化经济大潮中,华为云愿与金融机构携手,勇立潮头,为服务实体经济贡献更多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树莓派基金会调查发现,尽管60%的家长认为编程是孩子的重要技能,但超过7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正常课程中没有学习编程。该基金会CEO指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年轻人掌握技术理解和创造能力比以往更重要。超半数家长认为编程应成为必修课程,并相信学习编程能提升孩子未来职业前景。为填补学校教育空白,基金会呼吁在学校和图书馆广泛设立编程俱乐部,目标到2035年全球教授1000万儿童编程技能。
Patronus AI发布突破性研究,构建了首个系统性AI代理错误评估体系TRAIL,涵盖148个真实案例和21种错误类型。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复杂任务错误识别上准确率仅11%,揭示了当前AI代理系统在长文本处理、推理能力和自我监控方面的重大局限,为构建更可靠的AI系统指明方向。
文章介绍了AI大语言模型中最新的深度研究功能,这是目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功能之一。作者详细解析了ChatGPT、Claude和Gemini等主流模型的使用方法,并重点展示了深度研究功能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测试,作者用ChatGPT 4.5的深度研究功能生成了一份关于1990-2025年最令人厌烦歌曲的详细报告,展示了AI如何通过思维链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文章还提到了语音交互模式将进一步改变用户与AI的交互体验。
这项研究首次从理论和实践证明AI模型可通过模仿生物睡眠-学习周期显著提升性能。研究发现AI训练中存在自发的"记忆-压缩循环",并据此开发了GAPT算法,在大语言模型预训练中实现4.8%性能提升和70%表示效率改善,在算术泛化任务中提升35%,为AI发展指出了注重信息整理而非单纯数据扩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