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阿里云在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同期活动上透露,其飞天智算平台上的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用户已超过200家,为基因及其他组学分析、创新药物研发、药物临床数据分析等生命科学服务提供了智能算力。
“我们在和科研机构、产业的深度合作中发现,生命科学服务需要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算力,来提高生物信息及临床数据利用的效率,加速药物研发过程。”阿里云智能中国区副总裁韩飞在当天的飞天智算·生物医药高峰论坛上表示。

近年来,以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AI技术发展,为生命科学在生物计算、人工智能药物设计等方向带来了新的技术理念与突破。
以个性化药物用药为例,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聘教授魏冬青指出,通过将AI药物发现技术整合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把深度学习等非线性方法应用到药物构效关系、药物代谢以及毒理和基因表型相关性的研究中,对个性化药物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之而来的是生命科学数据的大爆发,传统研究方法在现有算力条件下面临计算成本过高、效率过低的问题。由此,智能计算成为突破药物设计中分子蛋白质结构或功能预测、药物亲和力分析、成药性评估等关键难点问题的有力武器。
今年8月阿里云正式发布飞天智算平台,以算力和大数据AI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服务于生物医药等算力高需求行业,其用户深势科技与阿里云合作定向优化其分子动力学仿真模拟模型,训练效率提升了5倍;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进行靶向药物研究的数据集构建效率提升了100倍。
国内领先基因测序企业序祯达联合创始人兼CIO费家俊在谈及与阿里云合作时则表示:“运用阿里云的基因计算平台,序祯达生物在云端搭建起了全流程生产管理和数据处理系统,将实验室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到云端,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前期投入。”
韩飞表示,未来阿里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入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与浙江大学、中山大学、GHDDI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未来还会继续加强;二是借助阿里云智能计算、隐私安全计算和药企安全合规等技术能力,推动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提高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效率;三是联合伙伴打造产业生态,与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建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正在革命性地改变心脏疾病治疗领域。从设计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到预防原理定位,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洞察力推动了巨大进步,甚至可以构建新型移植解剖结构。数字孪生技术为个性化心血管护理提供持续预测管理。哈佛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材料和类似棉花糖机的设备,能在10分钟内制造心脏瓣膜,相比传统3周制造时间大幅缩短。这些突破性技术为每年4万名先天性心脏畸形儿童带来新希望。
Fractal AI Research实验室开发了Fathom-DeepResearch智能搜索系统,该系统由两个4B参数模型组成,能够进行20多轮深度网络搜索并生成结构化报告。研究团队创新了DUETQA数据集、RAPO训练方法和认知行为奖励机制,解决了AI搜索中的浅层化、重复性和缺乏综合能力等问题,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开源系统,为AI助手向专业研究工具转变奠定了基础。
谷歌正在为搭载其内置信息娱乐系统的汽车推出谷歌地图实时车道引导功能,首先从极星4开始。该系统利用车辆前置摄像头和AI技术,分析车道标线和路标,为驾驶者提供更精确的车道指引和视听提示。该功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在美国和瑞典的极星4车型上推出,目前仅支持高速公路使用。
快手科技与清华大学合作发现当前AI语言模型训练中存在严重的权重分配不平衡问题,提出了非对称重要性采样策略优化(ASPO)方法。该方法通过翻转正面样本的重要性权重,让模型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需要改进的部分而非已经表现良好的部分,显著提升了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的性能,并改善了训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