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表示:英特尔和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将开创“系统级代工”(System Foundry)的时代。他说,英特尔将成为一家伟大的晶圆代工厂,满足日益增长的半导体需求,为世界带来更多产能,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收购高塔半导体之后,英特尔代工服务将成为全球全面的端到端代工厂,提供业界最广泛的差异化技术组合之一。
数字世界建立在摩尔定律之上。几十年来,人们经常质疑摩尔定律是否继续有效。基辛格说,结合RibbonFET、PowerVia两大突破性技术,还有High-NA光刻机等先进技术,英特尔希望到2030年在一个芯片封装上可以有1万亿个晶体管;英特尔制定了4年内交付5个制程节点的大胆计划;Intel 18A制程 PDK 0.3版本现在已经被早期设计客户采用(PDK也就是工艺设计工具包),测试芯片正在设计中,将于年底流片。他认为,摩尔定律至少在未来的十年里依然有效。
英特尔代工服务将迎来“系统级代工”的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范式转变,重心从系统芯片(SoC)转移到封装中的系统。“系统级代工”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晶圆制造、封装、软件和开放的芯粒生态系统。“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创新已经为芯片制造带来了全新可能”,基辛格表示。
英特尔预先展示了此类创新的另一项进展:在可插拔式光电共封装(pluggable co-package photonics)解决方案上的突破。光互连有望让芯片间的带宽达到更高水平,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内部,但制造上的困难使其成本高昂到难以承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特尔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坚固的、高良率的(high-yielding)、玻璃材质的解决方案,它通过一个可插拔的连接器简化了制造过程,降低了成本,为未来新的系统和芯片封装架构开启了全新可能。
令人关注的是,来自三星和台积电的高管表达了对通用芯粒高速互连开放规范(UCIe)联盟的支持,这一联盟旨在打造一个开放生态系统,让不同供应商用不同制程技术设计和生产的芯粒能够通过先进封装技术集成在一起并共同运作。随着三大芯片制造商和超过80家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加入UCIe联盟,“我们正在让它成为现实”,基辛格表示。
开创未来需要软件、工具和产品,同样也需要资金。今年早些时候,英特尔推出了10亿美元的IFS创新基金,以扶持为代工生态系统构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和成熟公司。今天,英特尔还宣布了获得资金的第一批企业,它们在半导体行业的不同领域进行着创新,包括:
英特尔强调,将一往无前,挖掘元素周期表中的无限可能,持续释放硅的神奇力量。而这,也正是数字世界所亟需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alesforce推出三大AI研究项目,包括CRMArena-Pro数字孪生平台,用于在部署前对AI智能体进行压力测试。该举措旨在解决企业AI实施中的关键问题:95%的生成式AI试点项目未能投入生产。新平台在真实业务环境中评估智能体,涵盖客户服务升级、销售预测等复杂场景。同时发布的还有CRM智能体基准测试工具,从准确性、成本、速度、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五个维度评估AI智能体。此外,账户匹配功能利用精调语言模型自动识别重复记录。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博通宣布对VMware Cloud Foundation平台进行重大升级,将私有AI服务集成到核心订阅中,并为vSAN存储虚拟化软件添加云原生对象存储支持。此举旨在满足企业对简化基础设施、高效AI采用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升级包括与英伟达合作的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服务、支持AMD GPU、Amazon S3兼容对象存储、与Canonical合作的Ubuntu容器镜像,以及新的四阶段自动化安全流程。博通还推出了面向高监管行业的VCF网络合规高级服务。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