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二十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崔晓峰、中国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马志刚、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杨海红等行业领导发表主题演讲,新华三集团交通事业部总经理赵飞受邀出席大会,新华三集团智慧民航首席解决方案专家刘铖以“构筑智慧机场‘免疫系统’,全方位护航机场安全”为演讲主题,为在场来宾详细解读了新华三最新的机场智慧安全解决方案。
提升智慧机场“免疫力”,守护民航业“生命线”
新华三集团智慧民航首席解决方案专家刘铖
如果把智慧机场比作一个复杂的“生命体”,那么机场的安全体系则扮演着“免疫系统”的角色。随着业务场景的日益复杂,“免疫系统”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亟待突破:安全防护手段原始效率低、视频安全防护停留在“看”、安全管理体系薄弱、安全应用集成能力弱等。
痛点在表面,根源在内因。刘铖表示,智慧机场的“安全病”,根本原因是缺乏基于新技术支撑的传统安全防护全面升级、系统性安全业务管理、高可靠数据决策支持以及全局的安全态势感知。想要真正解决痛点问题,需要对机场的安全体系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由此提升智慧机场的“免疫力”。
依托多年来在机场领域的实践经验,新华三集团推出了提升机场免疫力的“良方”——机场智慧安全解决方案,以“补、强、融、展”为思路,通过安全防护业务场景全面智慧升级、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机场安全防护数字大脑深度赋能、全域安全态势可视化感知等多重创新叠加,为机场打造智慧安全立体防护网,以科技实力守护民航业“生命线”。
四剂数字化“良方”,全面强化机场免疫系统
基于ICT基础设施在感知、分析、决策方面的技术革新,新华三集团通过四剂数字化“良方”,结合机场安全建设现状,合理利用数字化手段,形成从外到内的、纵深的、由反应式到主动式、迭代渐进的全方位机场智慧安全免疫系统。
良方一:补应用提质增效
新华三集团基于AI+AR双引擎打造安全防护视觉中枢,赋能机场安全业务,实现视察管控一站式应用,让安全防护态势可感知、可思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业务场景,以专业设备应用助力飞行区、航站楼、公共区细分场景安全升级,构建机场立体防护体系。此外,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无动力设备精准定位,让管理有序、高效。
良方二:强管理流程闭环
新华三集团通过系统化的建立安全信息闭环管理流程,完善安全信息、风险隐患、监督审查、事件调查、安全绩效、制度文件管理等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安全自动巡查、安全信息的高效流转和SMS要素的线上关联管理,达成从事后到事前、从开环到闭环、从个人到组织、从局部到系统的安全管理。
良方三:融数据赋能管理
新华三集团依托绿洲数据中台,以“数聚、数治、数融、数享”为建设思路,汇聚各类安全业务数据,通过数据治理、数据融合打造机场安全数据资源管理中心,为上层业务联动、业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让安全数据实现价值增值,全面赋能安全管理。
良方四:展态势全域感知
新华三集团通过构建机场安全全景图,实现“一图可视、一键闭环、一数共享、一脑在线”,让安全态势感知可视化。此外,通过“数字孪生+数据中台”技术,打造机场安全场景数字孪生,让安全场景精细化呈现,实现动态风险管理。
目前,在机场领域,新华三集团已服务于包含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前40机场在内的近200家机场单位;在民航政务领域,新华三参与了民航局电子政务内外网、新建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2010年首次实现空管TDM管制业务IP化,至今已规模应用于民航局、空管局等单位;在航空企业领域,新华三全面服务四大航空公司,是各航司主要ICT设备集采供应商。
身处智慧机场建设的重要机遇期,新华三集团将秉持“云智原生”战略,持续聚焦机场智慧安全,不断增强机场“免疫力”,以科技实力为民航数字化转型“护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