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钦州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布局城市数字化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出台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新举措,紧紧围绕中国—东盟信息港钦州副中心战略定位,建设泛在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智能驱动的新型数字政府,大力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
勇立数字潮头,钦州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深挖数据要素融合价值,推进数据资源全领域流通,打造善政、惠民、兴业应用“一张网”,赋能城市应用创新,推动云在“数字钦州”“数字家庭”“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为城市高效治理、本地产业数字化注入创新动能。
筑构云端世界,引领政务服务新格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建设全面协同、集约高效、自主安全、融合创新的数字政府成为发展的新方向,提供量质双保、简单高效、贴心便捷的政务服务成为发展必然要求。
2012年,《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定》首次提出“云计算服务优先”模式,中国政务云建设拉开序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数字治理深入方方面面,2015年,钦州市获批成为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之一。
2018年,钦州市与华为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数字钦州。2019年,全国首个“华为数字小镇”在钦州落成,以华为数字小镇为核心,钦州打造“一云、两基地、两中心”发展格局,建设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企业总部基地、产业转移及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中心及大数据产业展示中心,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构建以华为政务云为核心的行政大数据产业生态圈。

2020年,鲲鹏政务云平台在钦州正式上线,为城市安全信息化建设等各类高阶服务落地提供坚实的国产化云技术底座支持。基于华为鲲鹏架构,在广西率先采用区块链物电同源技术建成钦州市电子印章管理平台,并同期上线云谷商旅线上平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综合业务平台、钦州市数据中台等应用系统,加快数字广西及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为助力打造鲲鹏产业生态圈,推动广西鲲鹏产业发展交出钦州答卷。
目前,钦州云已服务钦州市70+委办局,承载了全市200余个非涉密信息系统的政务云服务工作,系统迁移上云率达到100%,运营实现零风险零故障,为数字政府治理与政务服务变革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已建成使用并完成华为鲲鹏云的搬迁和运营,壮美广西·钦州市云和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多钦州样本和钦州经验。
云网互联赋能,打造惠民兴业新引擎
钦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强化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携手华为云协同大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在城市治理、政务民生服务以及产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云网赋能工业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新通道。钦州开展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加快拓展企业上云规模和应用深度,积极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截至2022年7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8家,已推动“上云”322家,“上云”比例达85%,通过有序引导工业企业数据分享和使用云应用产品,推动中小微企业在云端创业、创新,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多点融合织密钦州云网,协同引领数字社会服务便利化、智慧化。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能力,教育子网覆盖全市1660多所学校,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门户网站、教学资源库、互动空间、在线课堂、成绩分析评估系统一键即达,学习云库尽在掌握。积极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服务体系,打造“1个平台、4个数据库、8个应用系统”的智慧医疗工程项目,随时随地享受健康咨询、预约分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服务。率先在广西打造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已归集全市约54万老年人信息,做到动态监管、复查复核,应退尽退、应保尽保,形成从群体到个人的精准救助服务体系。
深度创新云网应用,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先后建成了市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市区域评估及“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等,有效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事项及前置条件,提高审批效率。
十年至简致远,共谱智慧钦州新蓝图
从“十二五”起步,到“十四五”跨越,这是云计算产业突破发展的十年,也是数字钦州智慧蜕变的十年。携手华为,从数字政务、智慧乡村、产业上云等发展布局,到智慧医院、云端教育、生活平台等便民举措,“一切皆可云化”让钦州群众切实享受到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智慧城市让美好生活一键直达。
十年云上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云作为关键的数字基础设施作用日渐凸显。从政务云到城市云再到“城市智能体”,华为深耕数字城市建设领域,在全国150多个城市和区县成立属地化政务云运营中心,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产品、服务、生态资源和经验,累计服务超过700个政务云项目。
站在城市数字化发展新征程的新起点,华为将始终秉持“经验即服务”的理念,依托华为在纵深行业的成功实践经验,帮助政府信息化工作实现资源使用到管理的集约与高效,兼具应用的敏捷与弹性需求,实现全周期的可视管理,以“至简”的方式体验畅快用云,继续放眼大局、做广做深,任重“致远”,实现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建设运营,深耕城市数字化,共谱智慧钦州新蓝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云CEO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需求增长如此迅猛,以至于服务器部署速度无法跟上客户需求。公司正在对GPU进行配给制,优先满足使用全套阿里云服务的客户需求。过去12个月,阿里巴巴在AI相关基础设施上投入1200亿元人民币,预计三年预算可能超过当前的3800亿元。阿里云智能集团季度营收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34%。
这项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腾讯开发的LaSeR技术,发现了AI在生成答案最后一刻会无意中透露对答案质量的评估。通过观察这个"最后一词效应",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让AI高效进行自我评估的方法,在几乎不增加计算成本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AI的自我验证能力,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开辟了新路径。
OpenAI为ChatGPT推出"购物研究"新功能,恰逢假期购物季。该功能面向免费和付费用户开放,支持移动端和网页版。用户询问购物问题时,ChatGPT会提供个性化购物助手服务,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用户筛选价格、用途和功能偏好。该功能基于专为购物任务优化的GPT-5 mini版本,从优质网络资源获取产品信息。OpenAI计划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在ChatGPT内购买商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NEO模型颠覆了传统视觉语言AI的设计思路,从模块化拼接转向原生统一架构。仅用3.9亿图文配对数据就实现了与大型模块化系统相媲美的性能,证明了端到端训练的有效性,为AI系统设计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