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8日,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简称CIDEE)顺利召开,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为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中科曙光受邀参会,旗下“5A级智算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数字经济领域最新创新成果。
从算力到服务,让新型生产力加速释放
当前,算力正像水电一样,成为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其潜在需求的规模量、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把算力资源转化为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尤为重要,亟待破题。
在会议开幕式暨主题峰会上,曙光应邀做主题演讲,从自身实践出发,给出这一必答题的破题思路。
通过对算力、存储、网络以及数据等分布资源的系统整合、灵活调度,曙光构建了全国首个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以原生的底层资源、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开放的生态体系以及丰富的增值服务为支撑,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全栈算力生产、交付与应用支持服务。有效实现了多样融合算力的弹性供给,大幅度降低算力使用及应用门槛。
目前平台已接入遍布全国的多个算力中心资源,适配优化涵盖科研、工业、AI领域在内的 2000+应用软件,累计作业提交量突破1亿+,服务用户10万+。
解锁数字价值,斩获两项创新成果
在创新成果评选环节,基于对前沿技术的创新以及数字产业的洞察,曙光5A级智算中心、曙光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来自全国的21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双双入选数字经济“新场景”榜单。值得一提的是,该榜单共有六项成果,曙光独占两席。
其中,5A级智算中心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底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先后在合肥、长沙等多地落成。在满足区域算力需求的基础上,也作为算力服务网络的节点,为其他地方的用户提供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