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5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程序员节之中国国际开源论坛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线上观会突破42.4万人次。华为云开源业务总裁、架构与技术创新部部长朱海培通过线上分享了华为云在共建开源云原生根社区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会上朱海培首先指出:“企业通过云原生技术可以有效地重塑生产模式,加速跨越数字化转型的鸿沟。华为云持续耕耘云原生领域,推出了云原生2.0理念和一切皆服务战略,并联合信通院发布了云原生2.0白皮书, 旨在让企业业务生于云、长于云,最终帮助企业实现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和安全可信,全面跨越数字化鸿沟。”

同时,朱海培还分享了近年来华为云在开源方面的贡献与成果:“开源是实现云原生创新的关键手段,华为云坚持开源开放,并已向CNCF贡献了多个重量级云原生开源项目,包括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项目KubeEdge,云原生批量计算项目Volcano,云原生多云容器编排项目Karmada等等,获得了众多开发者的深度参与。”
纵观华为云在开源领域的成长史:华为云是CNCF亚洲唯一创始成员、白金会员,同时在CNCF贡献量、Kubernetes社区代码贡献量和维护者席位数、Istio社区代码贡献量几个方面持续多年稳居亚洲第一。
今年,华为云又开源了三个云原生项目,持续为云原生生态贡献力量:
一、云原生服务中心Kappital,面向分布式云场景的云原生服务管理框架,基于云原生服务规范,为云原生应用提供统一的打包、部署、管理和运维,实现云原生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框架主要提供统一的云原生服务生态、全场景服务部署,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栈服务运维四个方面的能力,帮助开发者轻松构建、部署、运维云原生服务,降低云原生服务开发门槛。

二、分布式云原生套件Kurator,整合Karmada、Istio、KubeEdge、Prometheus等业界主流开源技术栈,提供多云、多集群统一编排、调度、流量治理、监控运维以及边云协同等核心能力,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分布式云原生平台,实现应用跨云、跨边分布式升级。

三、云原生时序数据库openGemini,作为国内首款存储-分析一站式开源时序数据库,它具有高并发、高性能、高扩展的特点,支持亿级时间线管理,内置AI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实时异常检测,同时兼容InfluxDB、Prometheus生态API, 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车联网、运维监控、工业互联网等业务场景。

同时,在社区治理上华为云已逐步建立了由社区治理、社区运营、社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四方面组成的可信开源社区框架,并将以价值驱动为核心,携手开发者共同构建繁荣的开源社区。
项目网址:
Kappital:https://github.com/kappital
Kurator:https://github.com/kurator-dev/kurator
openGemini: www.opengemini.org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云CEO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需求增长如此迅猛,以至于服务器部署速度无法跟上客户需求。公司正在对GPU进行配给制,优先满足使用全套阿里云服务的客户需求。过去12个月,阿里巴巴在AI相关基础设施上投入1200亿元人民币,预计三年预算可能超过当前的3800亿元。阿里云智能集团季度营收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34%。
这项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腾讯开发的LaSeR技术,发现了AI在生成答案最后一刻会无意中透露对答案质量的评估。通过观察这个"最后一词效应",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让AI高效进行自我评估的方法,在几乎不增加计算成本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AI的自我验证能力,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开辟了新路径。
OpenAI为ChatGPT推出"购物研究"新功能,恰逢假期购物季。该功能面向免费和付费用户开放,支持移动端和网页版。用户询问购物问题时,ChatGPT会提供个性化购物助手服务,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用户筛选价格、用途和功能偏好。该功能基于专为购物任务优化的GPT-5 mini版本,从优质网络资源获取产品信息。OpenAI计划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在ChatGPT内购买商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NEO模型颠覆了传统视觉语言AI的设计思路,从模块化拼接转向原生统一架构。仅用3.9亿图文配对数据就实现了与大型模块化系统相媲美的性能,证明了端到端训练的有效性,为AI系统设计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