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2022年12月12日】以“聚焦‘双碳’目标,促进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为主题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于12月12日-14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受邀出席,并发表了主题为“能源流与信息流融合,共建绿色低碳城市”的演讲。
面对当前城市能源系统面临能源结构高碳、电力供需紧张、交通电动化冲击、能耗高、效率低、系统韧性不足等问题,侯金龙表示:“数字化、低碳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产生了全球80%以上的GDP,但碳排放量也占全球70%以上。城市绿色发展对于实现宏大的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能源革命的本质是科技革命。华为数字能源将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能源流与信息流,加速城市能源系统迈向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助力城市从高碳走向低碳,并最终走向零碳。”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在主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数字化、低碳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和使命,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在此变革中,低碳化和数字化是两大确定性的发展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低碳化:以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正加速发生变化,走向生产端的可再生能源化,消费端的电气化。预计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由现在的25%增至2050年的90%,电力占能源消费比例将由现在的21%增至2050年的51%。
● 数字化:5G、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已经充分融入到各种产业场景,通过和产业经济活动融合,实现了价值的共建、共创。
城市能源系统升级方向:构筑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
在大会上,侯金龙强调,城市能源系统亟待升级,而升级方向为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分布式智能光伏、虚拟电厂VPP、V2X、综合智慧能源、智能微电网等创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源、网、荷、储”智能协同,最终构建一个基于智能电网、智能微网的城市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应具备以下五大关键特征:
● 安全:包括运行安全、供应安全稳定和消费安全可靠。例如,通过数字化电网,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智能调度和控制、VPP虚拟电厂等创新方案实现源荷互动、运行安全;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共享储能等提升城市电力的供给能力;建立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系统的安全标准体系,保障人身、资产安全。
● 韧性:涵盖微电网、应急保障、电网网络安全。建设园区级的自治微电网,提升城市每个园区的能源自我保障能力;极端情况下,电动车的储能和V2X技术可以为城市提供应急备电;通过数字技术打造智能化、有韧性的智能电网,提升电网的网络安全防控能力。
● 高效:包括能效优化和设备升级改造。采用数字技术和综合智慧能源模式对园区、工厂等高能耗场景的用能进行智能调度和管理,实现节能和能源高效利用;对于工业领域,普及高效电源、高效变频器实现能效优化,加速老旧高能耗设备的淘汰。
● 低碳:包括绿色电力的开发、消费侧的电气化,以及加速能耗双控到碳排双控。大力开发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电力的比例;通过煤改气、气改电、加快电动车与充电产业发展等措施,加速消费侧用能电气化;管控政策层面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双控。
● 智能:包括能源数字化和融合创新。以AI、云、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构筑“数字孪生的能源系统”,使能整个城市能源系统智能化;融合能源流和信息流,实现万“能”互联,衍生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催生各种新型商业生态。
华为提供场景化低碳解决方案
在大会期间,华为还向与会者展示了低碳城市、家庭绿电、VPP虚拟电厂+5G基站、中小型数据中心等场景化的低碳解决方案,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从生产侧和消费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华为展示的场景化低碳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创新,继续在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深耕,携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产业组织、机构等,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让城市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变得更低碳、更绿色、更智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未来四年将在阿联酋投资152亿美元,包括首次向该国运输最先进的英伟达GPU芯片。美国已授权微软向阿联酋出口英伟达芯片,使该国成为美国出口管制外交的试验场和地区AI影响力锚点。这笔投资包括2023年以来的73亿美元支出和2026-2029年的79亿美元计划投入,涵盖数据中心建设、人才培训和AI基础设施扩展,目标到2027年培训100万当地居民。
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AEdit方法,使用稀疏自编码器实现精确的AI图像编辑控制。该技术能像调节音量一样精确控制编辑强度,实现从微笑到大笑的连续调节,同时确保编辑的高度解耦性,避免意外修改其他图像元素。方法具有出色的通用性,可应用于多个AI图像生成平台,为图像编辑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七年380亿美元协议,在微软Azure之外增加另一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AI计算需求。该协议将让OpenAI立即获得AWS EC2 UltraServers访问权限,计算能力将在未来七年内扩展至数千万个CPU。AWS还将为OpenAI构建基于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定制基础设施。尽管签署了这一大额协议,OpenAI仍将继续依赖微软Azure作为其主要云计算合作伙伴。
Code4Me V2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的开源AI编程助手平台,专为学术研究设计。它解决了商业AI编程工具透明度不足、无法获取交互数据的问题,提供了模块化架构和完整的数据收集框架。该工具性能可媲美商业产品,代码补全延迟仅186.31毫秒,同时支持内联补全和聊天功能。通过透明、可控制、可扩展的设计,为AI辅助编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