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BFA)2023年年会在海南举办。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AS Academician)、IEEE/CAAI Fellow田奇应邀参与“人工智能赋能美好生活”分论坛,就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发展、未来趋势、以及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和分享。

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参与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
近期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在这轮新的人工智能浪潮中,田奇认为,预训练大模型作为具备极强泛化性、通用性、实用性的工具,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新基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带来“三个统一”:
数智融合平台架构的统一:预训练大模型可通过融合的数据和AI新架构,打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帮助企业及开发者实现统一管理、一数多用、敏捷用数。
深度学习架构的统一:在预训练大模型的开发模式下,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各种神经网络将能够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多媒体分析等各类问题中。
人机交互方式的统一:预训练大模型将支持用户通过自然语言等方式与AI交互并完成各种任务,改变当前针对每个任务需单独设计算法的局面。
当前,这些多元统一的技术及创新成果,开始大规模地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实践,让人工智能产业化的路径更加清晰。对此,田奇在博鳌亚洲论坛表示,“AI for industries将成为人工智能新的爆发点”。
以电力的发明与应用为例。起初,电仅能通过一根碳丝或金属丝,以白炽灯的形式为人类提供照明作用。随着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广泛应用,电力开始驱动电机,逐步进入到千行百业的生产系统,推动了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让人类生产力得到跨越式的进步。
田奇认为,与电力的普及过程相似,AI将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在To B领域真正实现商业落地,不断催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市场,加速经济社会转型,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世界。
预训练大模型的研究不仅需要提升大模型通用能力,更需要贴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华为云以“AI for industries”为发力点,基于盘古预训练大模型,打造了药物分子大模型、气象大模型,以及矿山、电力、金融、轨道等行业大模型,让人工智能开发标准化、可复制、批量化生产,加速AI深入千行百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云CEO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AI需求增长如此迅猛,以至于服务器部署速度无法跟上客户需求。公司正在对GPU进行配给制,优先满足使用全套阿里云服务的客户需求。过去12个月,阿里巴巴在AI相关基础设施上投入1200亿元人民币,预计三年预算可能超过当前的3800亿元。阿里云智能集团季度营收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3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NEO模型颠覆了传统视觉语言AI的设计思路,从模块化拼接转向原生统一架构。仅用3.9亿图文配对数据就实现了与大型模块化系统相媲美的性能,证明了端到端训练的有效性,为AI系统设计开辟了新路径。
OpenAI为ChatGPT推出"购物研究"新功能,恰逢假期购物季。该功能面向免费和付费用户开放,支持移动端和网页版。用户询问购物问题时,ChatGPT会提供个性化购物助手服务,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用户筛选价格、用途和功能偏好。该功能基于专为购物任务优化的GPT-5 mini版本,从优质网络资源获取产品信息。OpenAI计划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允许用户直接在ChatGPT内购买商品。
谷歌联合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开发出LATTICE框架,这是一种革命性的信息检索系统,能像智能图书管理员一样工作。它将文档组织成语义树结构,用AI推理能力进行智能导航搜索,在复杂查询任务上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高9%以上。该系统无需训练即可适应新领域,为未来智能搜索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