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腾讯为青少年打造的公益节目《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新“航天探索”特辑,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汪景琇,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嫦娥五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结合最新航天进展向青少年科普探日探月等空间科学奥秘,启发孩子们畅想航天未来,种下“叩问苍穹”的种子。
在本期“航天探索”特辑中,汪景琇院士以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引导孩子们思考太阳之外能否找到“生命宜居带”;王赤院士结合《流浪地球2》影片中的太阳氦闪危机,向青少年科普因太阳活动引起的“空间天气”会对地球、月球、火星等星体产生何种影响,并分享发射“夸父一号”观测太阳“一磁两暴”剧烈现象的故事;杨孟飞院士结合“嫦娥家族”的奔月历程,讲解未来月球科研站计划,将中国探月工程蓝图徐徐展开,激励年轻一代在可为时代勇做有为青年。
图注:《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新“航天探索”特辑
为广泛触达青少年群体,《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航天探索”特辑将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官方平台,以及微信、QQ、腾讯视频等10余款腾讯产品“青少年模式”中首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官方平台播出,后续也将被中小学生智慧教育平台进行专题推荐。4月25日,王赤院士和“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还将携《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分别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第六中学,与怀抱航天梦的青少年面对面交流。
近日,科技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提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和责任,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与各类科普活动。科学普及一直是《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为青少年打磨优质内容的一大主要方向,其中航天科普是重点领域。节目自2021年9月推出至今,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等10余位国内顶尖航天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先后引领青少年逐梦航天,帮助他们建立对航天探索的“系统认知”。走进《大师讲堂》这扇“航天任意门”,青少年既可以“遨游”于火星、月球等地外空间,感受宇宙神奇,也可以“穿越”历史长河,体悟我国的航天精神。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目前已经上线129集视频内容,被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列入《2022年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点实事清单》,并被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作为优秀校外青少年教育内容纳入联合宣传机制框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