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大数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作为2023数博会“一会”当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定于5月25日上午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主办,活动设置嘉宾演讲、政策解读、《场景大数据白皮书4.0》发布、主题研讨等环节。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洪永淼,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曹晓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李海舰,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研究员张新红等在内的多位知名业内专家已确认出席活动并将发表主题演讲。
其中,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晓东将现场解读“数据二十条”。安顺市政府在主题研讨环节,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李海舰,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曹晓钟,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教授李爱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彭绪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大数据政策法律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罗以洪,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高级副总裁宋雨伦、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岱,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皮宇,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等政企嘉宾,将围绕“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主题,以贵州场景大数据实践为样本进行研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推动数据产生、汇聚和更新,实现了数据资产化、要素化和价值化。早在2021年,数博会场景大数据高端对话上,贵州就正式提出了“场景大数据”概念,并发布了场景大数据系列白皮书,明确数据来源于场景并在场景中释放价值、数据跨场景应用释放倍增价值的显性规律,一系列理论成果得到业界广泛认同。
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贵州肩负“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经验”的国家使命。“场景大数据”理论是贵州众多大数据自主创新实践成果当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搭建公共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构筑城市数据流通底座,推动数据资产化、要素化和价值化,实现了公共数据的跨场景有序流通和价值释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数据供应链体系,畅通了数据跨场景流通的渠道,形成了“安顺城市数据流通底座”等应用实践并取得系列成效,为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供了鲜活的贵州经验。
本次研讨会一方面通过《场景大数据白皮书(4.0)》发布,进一步总结贵州过去一年的实践成果,提供支撑数据要素合法、合规、安全、有序流通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探讨数据产权的结构性分置和有序流通,实现数据共享共用、互利共赢,为构建数字中国强健的数字底座,实现“数据二十条”提供贵州思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 IT 与 OT 系统融合,攻击面持续扩张,引发诸多新威胁。专家呼吁企业革新安全策略,通过跨部门协作与技术创新,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的高效防护与数字化转型。
谷歌宣布升级 Chrome 增强保护功能,桌面版现采用 Gemini Nano 本地大语言模型防御新型远程技术支持诈骗,Android 版也将加强 Chrome 通知诈骗防护。
Tensor9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帮助软件供应商将产品部署到客户内部环境,实现远程监控,支持从云端到裸金属服务器的多场景应用,有效保护数据安全,满足企业对 AI 技术的迫切需求。
欧洲网络安全局(Enisa)推出的欧洲漏洞数据库(EUVD)依托NIS2指令,整合来自欧盟成员国、行业威胁研究和其他数据库的信息,提供透明、可信且可操作的安全漏洞数据,提高欧盟在漏洞管理与风险防控方面的整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