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阳,2023年5月26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在大会的高端对话环节,华为副总裁、ICT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发表了题为“着眼未来,共筑东数西算数字基础设施”的主题演讲。
马海旭表示,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速,海量数据、规模算力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华为《智能世界2030》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AI算力将增长500倍,数据总量将增长23倍,我们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思考数字基础设施规划。
华为副总裁、ICT产品组合管理与解决方案部总裁马海旭
“东数西算”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也是一项长远的基础设施工程,全球宏观趋势和行业需求快速变化、新技术不断涌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推动“东数西算”的战略落地。马海旭表示: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华为持续打造创新的ICT产品和方案。我们将围绕五个业务策略,携手伙伴,助力东数西算战略落地:
1.算力为源,建设多样性澎湃算力,支撑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多样性澎湃算力一定会是数据中心的最核心需求。华为提供领先的多样性算力底座、创新的硬件平台及统一的开发工具,使能西部枢纽以冷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力中心“、向支持通算、智算和超算的多样性“算力中心”演进,并快速提升智算和超算的占比,满足全行业智能化升级需求。
2.绿色低碳,打造极致能效的新型数据中心:对准“东数西算”示范工程要求PUE低于1.15的要求,华为聚焦数据中心能源的创新。引入智能光伏、风电和水电提升绿电比例;建设智能储能系统,削峰填谷;余热利用,为园区供暖。具体通过三个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第一是电源模块高密集约设计,单柜功率达到66kW,1柜相当于过去的8柜;第二是持续提升数据中心的液冷占比;第三是智能储能,比特管理瓦特,实现投资更优、充放电效率更高,并提供业界最领先的四重安全保护。
3.全光网络,构建东数西算三层时延圈:东数西算实施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保障业务体验。游戏等热业务对时延要求极高,需要在城市就近部署。企业办公等温业务对时延有一定要求,可按需部分运行在西部枢纽,AI训练等冷业务可部署在西部枢纽。华为引入全光网络,实现IP+光的协同创新,提供400G的高速互联,枢纽间可一跳直达,网络0中断,能有效打造一个“城域1ms、枢纽内5ms、枢纽间10ms~20ms”的三层时延圈网络,满足冷温热业务的差异化时延要求。
4.算网协同,使能“算力+网络”跨域高效调度:除了算力和网络,东数西算的效率取决于调度的效率。华为通过创新的算网协同,让跨域调度更高效。首先是全域网络调度,需要实现跨域网络的敏捷拆建,以及5个9高可靠联接;其次要能提供城市-东部枢纽-西部枢纽的算力全视图,具备三级算力调度能力;最后是算网高效协同,跨数据中心资源需要弹性调度时,算网能够分钟级自动打通。
5.全局数据调度,让数据高效安全流动起来:算力是不能流动的,东数西算的本质是调度数据和应用,要把数据合理分配到每个计算单元。华为创新打造了统一文件系统GFS,实现了数据全局可视,同时采用压缩传输和智能预取缓存等技术,让数据流动效率提升了20%。
华为新型数据中心提供绿色、多样性的澎湃算力,基于400G的全光网络打造三层时延圈网络,算网协同与全球文件系统让数据高效安全流动,我们相信技术的持续创新将有力支撑“东数西算”战略的落地,我们也希望与更多的伙伴、产业相关方携手合作,筑牢“东数西算”的产业根基!
人工智能的新一波浪潮正扑面而来,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迅猛发展。
马海旭最后表示:站在未来看现在,今天我们对未来的一切假设可能都是保守的!2023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2023上,我们将会发布《数据中心2030》报告,对未来数据中心进行展望,期待大家的关注,谢谢大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