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30日,以“重构新制造 中小启新程”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在广州市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共同主办,汇集全国政、产、学、研各界代表畅所欲言,聚力共谋工业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之道。
本次论坛期间,还设立了工业互联网展,华为在技术创新、数字化服务、产业升级和产业生态四大领域展现了自身的优势和成果,并首次发布了“智慧云工厂”解决方案,同时展示了“智慧云工厂”解决方案在电子电路行业和模具行业的成功实践。
智慧云工厂:定义产业转型新范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竞争关系从单个企业转向产业链,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把产业的各要素、环节全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动业务流程、生产方式重组变革,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协同、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是产业升级面临的重要课题。
产业升级三个一体化示意图
如何解决产业升级所面临的困境,智慧云工厂范式应运而生。智慧云工厂,是一种新型工业化范式,一种网络化的新制造生产模式。它以自主创新数字平台为载体,以价值服务驱动业务一体化融合为手段,以产业链、产业集群升级为目的,产业明白人牵头,建设面向某类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数字公共平台,提供标准定义、产品研发数字化工具链、丰富工业资源库、品控、原材料供应、可信数据交换、产业链协同、人才培养、数字金融等系列数字化价值服务,聚合产业生态,使能细分功能企业接入即实现数字化转型,高效协同,产生剩余价值,进而推动生产方式重组优化,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
双平面协同示意图
电子电路智慧云工厂:提供从创意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一站式硬件研发服务
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是指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刷板,起中继传输的作用,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主要应用于通讯、计算机、半导体封装等领域。
由于PCB/PCBA种类多,工艺复杂,受制于产线设备特点,一家企业很难承接所有工艺类型的订单,尤其是复杂工艺类型的订单。同时,受制于企业规模,中小企业也很难承接规模订单和复杂订单。中小PCB/PCBA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普遍存在工程能力不足问题,导致投板失败率高,实验试错成本高,产品上市周期长。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造物云聚合超过2800家电子电路设计、制造、供应链企业,共享订单需求,统一质量标准,面向客户提供从创意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一站式硬件研发服务。基于云工厂的协同合作,首个双面高频板的PCB批量制造订单已顺利完成,从下单到产品交付仅用7天,相比传统模式交期缩短20%。
模具智慧云工厂:沉淀模具行业Know-how,构建了模具全流程的产业链平台及生态圈
模具是“工业之母”,是一切制造业的根基,通过模具可以将特定的原材料加工成为产品所需要的特定结构、精确尺寸的部件,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汽车、机械、航工、航天、等各个领域的零部件加工制造中。模具制造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其生产零部件的成形产品的品质,因此模具也是衡量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工业产品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模具企业超过30000家,其中小微企业超过80%,绝大多数企业以生产中、小型模具为主,基本以交付国内市场为主。而随着产品工艺、精度要求的提升,众多小微模具企业难易满足市场的高品质要求。此外,模具设计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标准件库、原材料库、模型库、刀具库等,不同企业之间缺少共享和交流,无法充分利用行业经验,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模具设计。
基于数智聚模产业平台的营销中心、设计、生产、供应协同和人才服务,深度沉淀模具行业Know-How,通过各类工具链为模具产业上下游提供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仿真等服务。充分盘活闲置产能。加速传统工厂的小而全转变为大而专的产业分工,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可视化监督生产数据,通过精细化调度任务排班、质量追溯、物料供应等工艺步骤,良品率平均提升40%,制造周期平均缩短3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CIO角色,为技术领导者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提升其战略影响力。在东北杂货店,这一转变使未来准备责任得以在整个组织中重新分配。CIO不再是唯一负责预见未来技术需求的人,而是通过赋予业务伙伴AI能力,使展望未来成为共同努力。AI的"WOW"因素不仅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还将CIO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赋能整个业务生态系统的动力创造者。
一份新报告预测,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行为、认知和关系。专家们认为,AI 将深刻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能力和自主性,可能导致认知能力衰退、社交技能下降和个人独立性减弱。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极化,削弱共同价值观。尽管存在担忧,部分专家仍对 AI 增强人类能力持乐观态度。这份报告引发了对 AI 如何重塑人类本质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