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受邀出席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低碳论坛。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事业部架构师&数字化交付团队总监靳艳萍女士在活动现场,发表了题为“AI驱动的绿色低碳转型在行业中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就AI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行业应用进行了分享。
靳艳萍在论坛上表示:“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中国正从能源变革、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三个方向促进绿色转型,而5G、物联网、云计算、AI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也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相比人的经验,AI技术拥有多项优势,能够迅速处理海量数据并完成预测和分析,且表现稳定,是产业节能降碳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作为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双转型”的践行者和赋能者,当前施耐德电气已开始将AI技术与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相结合,为碳排放管理插上数字化翅膀。靳艳萍介绍道:“日前,施耐德电气发布了全新数字化产品 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针对楼宇产业能耗占比达45%的暖通空调系统,利用AI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通过数字孪生、建模验证、系统调优和节能监测四大功能,为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仿真和预测,实现能碳可视、能效提升、成本降低、决策有据的价值。”
AI技术对于减碳的支撑作用十分显著,为验证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实际节能效果,施耐德电气首先将该产品应用在了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靳艳萍在会上分享了该工厂在AI技术赋能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无锡工厂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端到端的“灯塔工厂”,已实现100%的绿电消费;而在SpaceLogic AI BOX(楼宇节能盒)的进一步赋能下,该工厂的空调能耗占比由46%下降到了36%,4月的实际运行节能率也因此达到了21%,节能效果显著。
随着数字化技术持续发展,AI技术等先进手段的应用将会扩展延伸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对于其在能源管理领域的未来应用,靳艳萍认为以AI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快速迭代,为楼宇等行业的低碳化转型奠定了技术基础,而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AI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加速中国市场向“双碳”目标前行。在这一浪潮中,施耐德电气将持续把握数字技术变革的时代新机遇,引领各行各业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和能效提升,助力中国市场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清华大学团队突破性开发"零样本量化"技术,让AI模型在不接触真实数据的情况下完成高效压缩,性能反超传统方法1.7%,为隐私保护时代的AI部署开辟新路径。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LLM经济学家"框架,首次让AI学会为虚拟社会制定税收政策。系统包含基于真实人口数据的工人AI和规划者AI两层,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找到最优经济政策,甚至能模拟民主投票。实验显示AI制定的税收方案接近理论最优解,为AI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K Prize是由Databricks和Perplexity联合创始人推出的AI编程挑战赛,首轮比赛结果显示,获胜者巴西工程师Eduardo Rocha de Andrade仅答对7.5%的题目就获得5万美元奖金。该测试基于GitHub真实问题,采用定时提交系统防止针对性训练,与SWE-Bench 75%的最高得分形成鲜明对比。创始人承诺向首个在该测试中得分超过90%的开源模型提供100万美元奖励。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3D高斯泼溅重光照方法,通过在高斯原语上直接编码离散化SDF值,避免了传统方法需要额外SDF网络的问题。该方法设计了投影一致性损失来约束离散SDF样本,并采用球形初始化避免局部最优。实验表明,新方法在保持高质量重光照效果的同时,仅需现有方法20%的显存,显著提升了训练和渲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