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个企业都在寻找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最佳路径”。“数云融合”是数字经济的特征,是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思路和方法论,也将是重构企业价值、推动新经济产生的新引擎。
“数云融合”战略自2022年一经发布,就成为业内重点关注的对象。相较于数实融合等概念,以数据为核心、价值为驱动的“数云融合”将为客户提供泛在的敏捷 IT 能力和融合的数据驱动能力,构建跨界融合创新的数字业务场景和新业务模式,助力企业级客户建立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全面推动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近期,神州数码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COE总经理李盛接受采访,就数云融合的整体理念进行了详细阐述。
提问:神州数码目前在数云融合战略方向有一些探讨和实践,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神州数码在相关领域的现有实践和未来想法。
李盛: 神州数码最开始从联想分拆出来,我们神州数码集团承接了神州数码最核心的业务,从原来做IT分销、软硬件分销开始,引入了国内外很多最优秀的软件。直到现在,神州数码已经是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一大IT分销商。但是,神州数码对此鲜有宣传,我们更多传播的还是数字化转型的理念。
早在神州数码成立之初,我们就已经开始慢慢接触电子商务。事实上,神州数码几乎是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但我们的客户主要是B端客户,相关的电子商务系统也主要承接内部业务使用。为此,我们还搭建了自有的物流体系。直到2017年,神州数码开始了一项重大变革——收购上海云角,将这家MSP行业第一的企业纳入神州数码体系。由此开始,神州数码逐渐将云战略变成技术战略,2022年正式提出了数云融合战略。
提问:神州数码数云融合的底层方法论是什么?
李盛:《数字化的力量》提到了4个战略方向,第一个,资产数字化。一个企业要想真正数字化,首先是对所有东西都要做数字化。第二个,决策智能化。如果仅需要凭借经验,其实云原生对人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我需要通过数据及时洞见,然后再用云原生技术从底层架构进行相应的敏捷调整,从而让我们的基本架构或者系统文件更能适应企业发展。智能化的本质上需要算力。但郭总认为,算法只是一个纯技术的工作,而数云融合的落地不是一个纯技术的事情,还会涉及到两个方面。
一个是产业数联。按照我们对数字化的判断,未来的数字化一定是产业化的。以江南造船厂为例,它在构建云或技术底座的时候,不只是需要考虑自己,而要考虑整个业态,要把很多其他需求纳入其中。所以,我们的数云融合战略一定不只是从某一个点切入,而应该从整个产业数联的角度上构建思路。
另一个是组织无边界。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涉及方方面面的,企业架构也需要相应调整。ChatGPT今年非常火爆,神州数码对此也非常敏感。我们在第一时间基本上搭建了大模型研究模块,研究院也很敏捷的用组织无边界快速响应 GPT的相关研究。
从2月份开始,我们7x24小时的调研了市场上包括AWS、谷歌、OpenAI等所有云厂商发布的大模型,自己现在也已经有大模型的BOT产品出现,已经在某些客户场景中尝试落地。我相信在整个IT界,神州数码相对来说是比较靠前的。
提问:神州数码的数云融合究竟要做哪些事情?
李盛: 我们想要抓住三个驱动:产品驱动,用户体验驱动,创新驱动。郭总在《数字化的力量》中提到了数字化的目标就是创新,降本增效是创新的结果。企业数字化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不同于学校的科学发现,或者科学家的发明,产品创新只能由企业来做,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产品驱动的方式。从价值驱动的角度,我们要做一个可组装的模型——S应用,它是在DataOps、DevOps、MLOps等体系内部沉淀出来的交付平台,用它来支撑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算力。
从神州数码的视角,我们究竟要做哪些事情?首先是资源整合和资源调度。因为很多企业一般采用的是多云架构,但多云资源的整合需要系统的统筹。在此之上,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客户不需要关心基本的底层技术,这些都由神州数码来搞定。
在云原生应用平台方面,神州数码主要是与一些合作伙伴原生的数据平台公司合作和定制化开发。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做的更深,从而减轻其他业务的压力。在技术大模型方面,我们主要开发的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部分。
基于此,神州数码提出了I型应用工厂。所谓I型就是Intelligence智能系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系统工程,企业直接可以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以托拉拽的方式做到DevOps、DataOps等平台开发。同时,我们也会给客户提供一个能力大模型——神州问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沉淀行业的业务知识库,然后再基于此进行应用产品创新。
提问:神州数码为什么会提出数云融合?
李盛:神州数码原来在承接不同产品线的时候,围绕着优秀厂商建立了一整套技术服务团队,我们在跟厂商合作的过程中,把很多经验和技术留在了神州数码。在看到云业务的发展方向后,我们在AGG、MSP、ISV等方向都有一些探索,在数据业务方面也有很多年的实践,包括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算法等等。2022年,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要做什么、云技术发展的现状,并且盘点了大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到了我们自己可以更好突破的点,顺应的提出了数云融合战略。去年,郭总出版了《数字化的力量》,书中共分5章。其中,第4章重点介绍了云原生技术,数云融合最开始也是从郭总书中逐渐萌生的想法。
我们要做数字化,而且我们服务了太多客户。在这些客户买软硬件、买数据开发、云基础设施尝试的过程中,哪些客户成功了、哪些客户失败了,哪些客户受益于这样的平台、哪些客户做完之后无法落地,甚至最终下云。
我们详细解构了20多年来服务的所有客户,总结发现,数字化其实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都有影响,但是我们更直观的感受是数字化对个人的影响,它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感觉不到,所以郭总就用《数字化的力量》这本书详细的阐述了我们理解的数字化,明确提出了数据资产沉淀就是数字化,并且指出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以及数字化的最终目标。所以,数云融合虽然提出来时是云战略的升级,但本质上它不是为了战略升级而战略升级,而是为了回答一个企业应该怎么做数字化转型。
提问:神州数码数云融合的优势有哪些?
李盛:我们认为神州数码比较大的优势,一定少不了生态。神州数码全面拥抱开源,同时也是唯一一家可以聚集3A甚至更多云厂商的公司。我们已经有非常繁茂的开源和云生态,这是我们的优势。基于这两个优势,我们还在上面做一些自主创新的工作。神州数码原来在做硬件的时候,我们就有一支研发团队。现在,我们有一支专门的团队研发DPU自主创新组织架构平台。经过去年的探索,现在正在进行产业落地。DPU还处在研发的过程中,它与现有DPU技术不太一样,更多的是做企业的私有化部署。由于我们基本上是微软、阿里以及其他云厂商最大的合作伙伴,所以很多技术也是围绕云厂商发展而来。
提问:可不可以理解为神州数码已经往产品公司转型?
李盛:您理解非常对。在我最初加入神州数码的时候,主要负责的是算法团队。从那时起,神州数码一直在悄然发生改变。从2015年的开始布局,到2017年提出云转型,到现在我们已经有数千人的团队负责自有产品研发,已经完全具备了包括咨询类、售前技术方案规划、技术落地在内的所有能力建设。
提问:在数云融合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倾向于自己做、什么样的给别人做、什么样的倾向于资本合作?
李盛:我们其实有几个原则,如果市场上有做得很好的产品,我们倾向于合作,没必要在这方面追赶。如果赛道很长,后面还可能有一些爆发点,我们会自己去做。今年是神州数码的企业文化刷新年,第一个词就是成就客户,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以客户为中心。
一个真正的智者是可以把脑子里面可以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思路,但他还能够正常的思考,所以我们现在其实两两个思路,所以我们在公司在安排数据融合战略中心的时候,分成两个矩阵,一个叫产品矩阵就是营销矩阵,营销矩阵更有可能产品组织这样一个从自有产品的角度出发,但我们统一面向客户的话肯定是以客户为中心,但是产品这边大家都打磨落地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取舍,要懂得去交流。
提问:能否阐述神州数码数云融合的转型路径?
李盛:很多企业在真正数字化转型落地过程中,可能一开始很热血沸腾,但很快就会面临碰壁。为此,我们帮主客户进行拆解,产业数联和企业无边界更偏向于企业的软实力,硬实力则是资产数字化和决策数智化,我们进一步把它们拆解成为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业务化、决策数智化和智能化决策。尽管这些都依赖于数据,但所需的是不同的能力。例如,业务数字化主要是信息化的运用能力;决策数智化更强调分析能力,对此我们会有一些数据仓库概念的体现;智能化决策则是一些能力模型;数字业务化则是企业想要数据资产变现的数字产品能力,这就需要找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力。
神州数码开发了数云融合工作坊,但这需要数字技术BP在每一个方向上体现出它的能力。对于数据资产,神州数码将他提高到了很高的高度。我们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治理,然后帮助他们从数据资源沉淀到数据资产,并且能够为他们提供数字技术BP的培训
通常企业做数字化转型,首先会请一家咨询公司整体规划,但这个规划的成功率比较低,原因就在于咨询公司套用的是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但这对客户本身却未必适用。因此,我们在帮助客户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数据价值的挖掘,从数据能力思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我们在帮助江南造船厂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经过workshop的梳理,我们发现对方的痛点不在于制造,而是需要应对不同场景、不同人群情况下的敏捷集成。对此,我们通过云原生实现场景的敏捷性,再从数据的角度出发,将业务问题转化成数据问题,最终转化成数学问题,我们会在供应链或采购链分别建立两个模型,一个预测需求,另一个预测供给,从而用模型预测出供应量的实时变化,同时保证研发流水线的正常平稳运行。
提问:神州数码如何看待近期AIGC引发的人工智能新浪潮?
李盛:人工智能其实走过非常多的弯路,曾经一度给人感觉马上就要天翻地覆,但是后来又归于沉寂。但是,每一次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会产生一些新技术,虽然它没有走向通用人工智能,但这些技术又被可以用于新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上一波人工智能的高潮成就是计算机视觉,但后面又经历了一小段的冷却期,直到GPT的出现。AIGC全称是AI Generate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现在比较流行的生成式AI是以生成为手段做人工智能,GPT就是采用了预训练的生成式AI,其中G是生成,P是预训练的方式, T就是Transformer——著名的模型结构。
提问:在大模型层出不穷的时代,神州数码的数云融合战略如何应对?
李盛:现在,许多厂商都在转GPT,甚至一些企业也在用GPT对现有功能进行增强。神州数码的产品定位不是要和这些公司竞争,而更多的是要做GPT Native,从GPT Native的角度上思考存在的问题。
神州数码是服务于B端客户场景,某种意义上我觉得神州数码有优势,我们现在做的都是没有人做过的东西。我们会基于公有云厂商的底层平台做很多解决方案,然后去不断沉淀。在私有云方面,神州数码也一直在一些企业内部开发相关平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我们不只是做服务,也会呈现一些产品。例如Bluenic,我们原来在与公有云厂商合作的时候,发现很多零售行业客户做了很多第三方平台,以及一些精准营销推荐系统,神州数码为此开发了CDP系统,可以集成抖音、公众等外部数据以及企业的内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然后进行线索转换、跟进、报道等,目前很多跨国品牌都是神州数码的客户。
此外,神州数码还有AIoT平台、智能办公平台、数据安全管控平台等各类丰富的数云融合产品及解决方案。未来,神州数码的数云融合战略都将构建在云原生的基础上,聚焦客户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企业做数字资产的沉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制品库管理是DevOps的核心,JFrog凭借全球首个支持所有语言的软件制品库管理平台,正以制品库为中心,打通整个DevOps工具链。
目前来看,随着英国诉讼的披露,双方的争议和更多诉讼信息将很快公开。但这一次联想主动起诉中兴通讯,我们推测应当是联想主动应
IT世界正在见证云、边缘和AI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融合。通过连接对象并在边缘收集和处理数据,这成了工业4.0应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精准农业、智能城市和物流等应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Manulife公司的AI战略以惠及多个市场的关键用例为中心,其中一个主要重点是销售代理支持。随着代理的客户组合不断增长,他们越来越难以跟踪个人需求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