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两天的深圳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论坛于2022年8月24日成功收官。其中在23日的论坛中,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技术许可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钱堃,带来了主题为《不忘初心,携手并进——以“发明、分享、协作”,共创数字未来》的演讲。他介绍了高通“发明、分享、协作”商业模式,解读了高通“创新为本、分享为要、协作为道”三个“不忘初心”,强调了高通公司“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的理念,并且分享了多个高通与中国产业伙伴携手拓展全球5G市场的典型案例。
钱堃首先解释了高通公司“发明、分享、协作”的商业模式。高通公司持续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不断发明与创新基础技术;高通把技术、发明贡献给国际标准,并遵从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将这些技术分享给合作伙伴;高通与产业伙伴合作,开发产品、携手开展市场推广、协助合作伙伴将产品推向全球。他指出,高通这一模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对于广大的中国厂商的发展是有利的。
钱堃在演讲中表示,高通已经与中国企业、产业和社区的成长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高通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已经20多年,员工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目前高通在中国的员工数量有近6000人。高通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无锡设有办公室,在北京、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深圳设有创新中心,此外还有两家合资企业。高通与中国的合作产业已经扩展到了智能手机、集成电路、软件、汽车和物联网等众多领域。从3G时代起,高通就助力中国厂商扩展海外市场,在5G时代,高通持续助力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取得出色成绩。例如,2018年高通和中国领先企业联合发起的“5G领航计划”,执行以来,中国前五大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超过三分之一;高通和中国企业联合发起的“5G物联网创新计划”,共同推动5G在全球更多行业的应用。
钱堃还表示,这一商业模式已经助力中国手机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高通也非常有信心将此成功模式,推广到手机以外的垂直行业中,用5G赋能更多产业生态。其中钱堃重点提到汽车领域,他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会像智能手机产业一样,在全球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最后钱堃表示,高通公司将秉承“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的理念,继续在中国的各种投入。积极助力中国产业生态的创新,促进高通在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在5G时代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助力中国实现创新驱动的战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向英国牛津大学投资1.18亿英镑,用于将AI技术应用于疫苗研究。牛津疫苗研究小组将领导这一项目,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对严重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反应。该项目由曾主导新冠疫苗试验的安德鲁·波拉德教授领导,计划采用人体挑战模型,让志愿者在受控条件下接触细菌,然后运用现代免疫学和AI工具来精确识别预测保护效果的免疫反应,以开发针对致命疾病的创新疫苗。
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网络科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内部"认知架构"。研究发现AI模型采用类似鸟类大脑的弱定位架构,模块间通过分布式协作而非专业化分工来处理认知任务。这一发现颠覆了基于功能模块优化的传统思路,指出应充分利用网络级协作来提升AI性能。
据报道,ChatGPT开发商OpenAI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耗电量超过1吉瓦的数据中心,目前正寻找当地合作伙伴。该设施预计可容纳至少5.9万片英伟达B200芯片。这可能是OpenAI全球数据中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为国际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服务。OpenAI CEO奥特曼将于下月访问印度,公司还计划年底前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
腾讯和清华研究团队首次从数学理论角度解释了为什么AI需要外部工具。研究证明纯文本AI存在"隐形枷锁",无法突破预训练的能力边界,而工具集成能打破这种限制,让AI获得全新的问题解决策略。团队还开发了ASPO算法,解决了训练AI更早使用工具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配备工具的AI在数学问题上全面超越纯文本版本,展现出三种新奇认知模式,为构建更强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