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生产碱性电池68年的双鹿电池,其未来工厂金山双鹿近期迎来了一个有神技的“小家伙”。有任何外观瑕疵的电池出厂前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
你平时用的碱性电池,竟然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在双鹿电池的车间里,除了金属板与机床“咔哒咔哒”的按压声,黑暗中,还有设备状态指示灯、品质检验灯以及自动行进的AGV小车激光发射器在泛着微光,上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都处于“黑灯”状态。
我们平时用到的双鹿碱性电池,很多都是诞生于这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就是双鹿大名鼎鼎的“500+无人智能生产线”,它于2016年6月研发问世,是全球首条无人智能生产线,并且获得了8项发明专利。
在“500+生产线”上,一节电池从钢壳投料到完成码垛,需经过11道工序,耗时1个小时左右,全部生产由机器人自动完成。“500+生产线”的“眼睛”运用了全息影像实时在线监测,对生产电池的各项技术指标采取影像全检,摒除人为因素的工作漏检问题。“大脑”——MIS中央信息管理系统拥有故障记录、质量评估、点检数据收集、运行速度及状态监控等多项功能。“肢体”则运用了AGV无人物流运输技术,通过数百个传感器、自动导引车、自动码垛机器人等设备,“500+生产线”可实现设备与设备互联、设备与物料互联、设备与人互联等功能。
双鹿电池,作为中国的民族品牌,每年生产将近40亿节碱性电池,销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68岁的电池厂仍不断创新,立志做好每一节电池
“今年是双鹿电池创立68周年,一代代双鹿人专注于一颗小小电池的生产和研发工作。在这68年里,双鹿人专注主业,坚守‘做好每一节电池’的初心。” 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一波表示。
作为全亚洲最大的碱性电池企业,创新永远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产品迭代升级方面,双鹿每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市场电器实际应用为导向,研发新产品。面对当前复杂的大环境,双鹿投入大量资金,在供应链端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了材料的全面国产化。随着公司产品、产线的不断迭代升级,尤其智能工厂的投入使用,双鹿不断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建立全流程质量数字化管控体系,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新的“智检员”上岗,可做到毫秒级图像识别
优质的电池产品从生产到用户手中,少不了严格的质检把关环节。基于华为云强大的机器视觉与工业智能体系,近期,双鹿联合华为云打造了一次性碱性电池行业内首个外观AI质检平台,可实现多种产品外观缺陷毫秒级识别,引领碱性电池行业智能质检新标杆。“通过华为的5G+机器视觉+AI检测系统,双鹿电池实现全自动在线检测,自主工作,可以做到24小时无人值守,减少人工劳动力,机器自动通过人工智能学习方法,把缺陷识别并通过自动化设备在缺陷处标记,摒除人为因素的工作漏检问题。”金山双鹿工程部经理黄晓飞表示。
在与华为云的合作过程中,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一波表示:“华为云服务过许多制造业龙头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同时,华为注重底层技术创新,为双鹿电池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依托智能工厂生产基地,双鹿电池将携手华为云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在碱性电池领域的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通过绿色材料和高端技术相结合,真正打造中国碱性电池的亮丽名片。
如今,“浙江828企业服务月”刚刚开启,华为云将通过政府的政策惠企、服务商的技术助企、华为自身的经验服企三个方面的政策,携手2000余家浙江生态伙伴,助力更多类似双鹿电池一样的优秀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breOffice 25.8版本以"更智能、更快速、更可靠"为特色正式发布。新版本在多个方面实现性能优化,包括启动速度、文档滚动和文件打开速度的显著提升。该版本增强了对微软Office文档格式的兼容性,改进了连字符处理和字体兼容性,Calc表格组件新增十多个函数以更好支持Excel文件导入。值得注意的是,LibreOffice 25.8首次支持PDF 2.0格式导出,并具备PDF数字加密和签名功能。新版本提高了系统要求,不再支持Windows 7/8系列和32位系统。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出ViNT视觉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仅通过"看"就能在陌生环境中导航。该系统模仿ChatGPT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600万个导航轨迹掌握通用导航能力,在未知环境中的成功率达87%。这一突破将推动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搜救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发展。
微软AI首席执行官苏莱曼发文称,研究AI福利和意识"既不成熟又危险",认为这会加剧人类对AI的不健康依赖。而Anthropic、OpenAI等公司正积极研究AI意识问题,招聘相关研究人员。业界对AI是否会产生主观体验及其权利问题分歧严重。前OpenAI员工认为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问题,善待AI模型成本低且有益。随着AI系统改进,关于AI权利和意识的辩论预计将升温。
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Fold3,革命性提升分子结构预测能力。该AI模型采用创新扩散网络架构,能够精确预测蛋白质与DNA、RNA、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0%以上。这一突破将显著加速新药开发,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并通过免费开放服务促进全球科研合作,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AI驱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