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数字化需求有多强?从828 B2B企业节的首周数据可见端倪。
华为云云商店统计数据显示,828 B2B企业节启动首周,购买华为及生态伙伴产品的企业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7%,与此同时,它们享受到的优惠补贴总额同比去年增长74%。更多企业正在以更低成本解决数字化难题。
828 B2B企业节是由华为和3万家伙伴联合发起的首个基于数字赋能的企业节,旨在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围绕着商机促进、优品优惠、技术创新等企业关注的焦点,在8月28-9月28日的一个月内将展开上千场线上线下行动。
此次华为及伙伴共为828挑选了上万款产品,其中2000多款产品都会以特别的折扣、补贴、优惠提供给企业,减轻中小企业的数字化一次性投入,获得真正的实惠。
“平稳+高效”成中小企业数字化刚需
近年来,为降低技术开发、运维成本,让业务部署更灵活,企业纷纷选择上云。828首周数据显示,使用华为云云备份服务的企业同比增长254%。这种简单易用、可任意点恢复的数据备份服务,反映出企业数字化以数据作为基石,且对数据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对简单高效的数据备份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
疫情防控则使得协同办公成为企业另一个刚需。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 年中国协同办公行业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 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达到 264 亿元,预计 2022-2023 年将保持每年 10% 以上的增长率,2023 年的市场规模将达 330 亿元。
828首周数据显示,使用Welink的企业同比增长615%。Welink是华为19万员工正在使用的协同工具,依托鸿蒙生态可实现跨端无缝流转办公。而今,更多中小企业正在选择这样的协同办公工具,与大公司一样实现高效运转。
“安全+创新”拉动中小企业发展势能
在828 B2B企业节,企业收获最大的是安全能力的大幅提升。随着网络攻击加剧、攻击手段加强,中小企业安全需求等级也随之提升。828首周数据显示,使用华为云态势感知服务的中小企业同比增长高达1249%,它们将享受到8大类威胁告警、200+子告警事件监控,以及分钟级威胁事件告警响应的大厂级别安全服务。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使用数字化工具来支持创新业务,如使用云容器引擎的企业同比增长402%,成为走向云原生2.0的数字化领先者。
借助云容器引擎,可以在云上轻松部署、管理和扩展容器化应用程序,并可提供众多契合企业大规模容器集群场景的功能。如电商客户遇到促销、限时秒杀等活动期间,访问量激增,需及时、自动扩展云计算资源,再如视频直播客户业务负载变化难以预测,需要根据CPU/内存使用率进行实时扩缩容。这类云原生应用正在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新需求。
中小企业全方位加大数字化投入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学校正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自身的运转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从828 B2B企业节启动首周的数据来看,教育领域十分亮眼,投入值同比增长了27倍。
中小企业在视频领域的数字化投入同比增长也高达7.2倍。基于云视频技术的产品与服务,主要应用于企业营销推广领域。中小企业不光要懂得如何做好产品,更要懂得如果做好营销,从这个数据来看,视频营销正在成为最受欢迎的营销方式。
与此同时,B2B企业服务投入值同比增长6.6倍,基础软件应用则增长6.2倍,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在搭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利用数字化服务工具来降本增效。
而工业领域同比增长2.6倍的投入,则多来自制造业企业的需求。这个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业领域全面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
同比1.5倍的投入增长,则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找到了解决AI“落地难”,通过创新技术来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通过828 B2B企业节的平台,让更多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及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企业可以互相看见,通过优惠的好产品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让数字产品真正助力实体经济,实现数字经济行业与千行百业的共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