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催生了海运、铁路、公路等物流运输方式,并带动着全球经济繁荣发展。
但是三年疫情,给全球贸易中的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也暴露了物流供应链很多问题,包括劳动力短缺、运输能力不足等瓶颈,并影响了全球贸易的效率和活力,面临当前物流供应链的不稳定、不确定和复杂性等特征,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很大冲击,因此物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尤为凸显。
对于我国而言,智慧物流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落地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内领先的制造企业,包括联想、海尔等都开始对物流系统以及物流运营进行改造和升级,采用可视化平台来提升物流运作的效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模式,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
近日,project 44资深行业专家左小奇接受至顶科技的采访,介绍了当前可视化平台对于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以及project 44解决方案的优势。
左小奇先生现任 project44 公司的资深行业专家,负责中国市场的咨询规划、方案设计等业务。 左先生拥有 20 多年的专业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凯捷咨询、E2open、LLamasoft 和 Manhattan Associates 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服务公司和 IT 科技公司,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4 年 2 月, 诞生于全球物流之都芝加哥的project44 致力于帮助供应链流畅运行。作为供应链中密不可分的一环,project44运营着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端到端可视化平台,每年追踪货物超10亿件,为多个行业的1200多个知名品牌服务,包括制造,汽车,零售,生命科学,食品饮料,以及石油,化工和天然气。依靠 project44 ,全球的托运人和承运商提高了可预测性、弹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供应链可视化,企业可以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提高库存管理能力来抵御供应链风险。” 左小奇首先总结了物流可视化对于企业的价值。
首先,物流可视化可以实现整个运输生命周期的透明度,帮助企业获取每个节点的实时更新,企业可以非常高效的做运营规划和快速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实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第一时间去处理和解决。
其次,基于可视化的透明度,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做出数据支持和业务洞察,确保运营、规划和战略。2022年,project44通过推出Movement by project44革新性平台,将project44整套产品的功能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为供应链中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托运人、承运人、物流从业者等)提供了其所需的互联性和透明度。
最后,供应链可视化平台的企业能够实现供应链成本降低,库存减少以及现金流循环加速。以达到节约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收入和利润,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比如实时状态更新的主动预警,减少集装箱码头和还空路上的滞留费用,还可以优化运输路线并提升运输效率。实现整个运输环节的周期把控,改善库存计划。”左小奇讲道。
近年来,在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融合渗透,新技术全球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质量已经成为建设值得信赖的可视化平台的最大阻碍之一。如果数据质量不高,就会对实时性、完整性、和可信度等方面造成影响。
以海运为例,海运信息可视化不足给全球供应链、物流成本和客户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数据质量差,而这会给员工生产效率、精简运营和主动的异常管理造成障碍。如今,托运人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全球海运信息可视性以及相关的数据质量、情报、预计到港时间和主动的异常管理,以确保高效、经济、可靠、可持续的全球运输。
project44拥有行业最佳的数据质量和ETA,提供覆盖全球的、支持多式联运的全流程、端到端可视化。project44的平台以承运商为中心,提供专有的数据科学,大大提高了关键里程碑事件的完整性。project44的网络拥有最多的海运联运、全球铁路、驳船及公路运输领域的行业,也是唯一拥有欧盟铁路基础设施数据的供应商。
“最重要的是让客户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颠覆性体验。”左小奇谈到可视化技术带来的价值。特别是对于物流行业从业者而言,高质量数据的利用能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改善货物运输的准点率,减少客户的投诉。并且能够根据可视化的运输状况及时与客户沟通,来采取应对一些风险措施,来减少由于送货延迟导致的赔偿和罚款。
相关数据表明在实时物流可视化、物流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和供应链数据方面 project44位居业界第一。公司连续第二年被Gartner评为实时运输可视化平台(RTTVP)魔力象限领导者。
展望未来,随着物流可视化在全行业的广泛应用,基于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全球经济相互交织更加紧密,但是不可预测性阻碍了供应链的发展, project44正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链接枢纽的方式改变这一问题。通过多式联运的可视化、灵活性和协作能力,可以解决供应链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未来一年,project44期待着加快实现测量范围3碳排放和建立更可持续供应链的愿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WS通过升级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来扩展市场地位,新增观测能力、连接式编码环境和GPU集群性能管理功能。面对谷歌和微软的激烈竞争,AWS专注于为企业提供AI基础设施支撑。SageMaker新功能包括深入洞察模型性能下降原因、为开发者提供更多计算资源控制权,以及支持本地IDE连接部署。这些更新主要源于客户需求,旨在解决AI模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WorldMem框架,首次让AI拥有真正的长期记忆能力,解决了虚拟世界模拟中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通过记忆银行存储历史场景,并使用智能检索机制,让AI能准确重现之前的场景和事件,即使间隔很长时间。实验显示在Minecraft和真实场景中都表现出色,为游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AI虽具备变革企业洞察力的潜力,但成功依赖于数据质量。大多数AI项目失败源于数据混乱分散而非算法局限。谷歌BigQuery云数据AI平台打破数据孤岛,简化治理,加速企业AI应用。通过AI自动化数据处理,实现实时分析,并与Vertex AI深度集成,使企业能够高效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将智能商业转型从愿景变为现实。
MTS AI研究团队提出RewardRanker系统,通过重排序模型和迭代自训练显著提升AI代码生成质量。该方法让13.4B参数模型超越33B大模型,在多种编程语言上表现优异,甚至在C++上超越GPT-4。通过引入困难负样本和PPO优化,系统能从多个代码候选中选出最优方案,为AI编程助手的实用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