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稀松平常的夜晚,汇养通智能照护IoT大屏突然发出摔倒报警,护理员通过大屏上的长者信息快速定位到房间,及时化解了这场危机……根据国家卫健委的预测,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年人的养护问题日渐突出,给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挑战。
由华为云和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鸟软通)联合打造的汇养通智慧康养管理平台,功能覆盖养老行业全业务场景,如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公寓养老、旅居养老和医养结合等。汇养通立足行业十年深耕,将先进的软硬件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养老服务内容及流程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拟物化设计、引导式操作、智能化护理、可视化管理等技术优势,打造出高度垂直养老产业的智慧康养综合管理平台,全面助力养老企业优化作业流程,促进其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
汇养通智慧康养管理平台
一、汇养通IoT平台——智慧照护物联场景,老人安全管理有保障
平台对接了海量智能硬件设备,24小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充分预防老人摔倒无人知、生命体征数据异常等状况。同时,平台还具备突发状况实时定位报警功能,可通过电脑端、手机APP端、监管大屏端查看报警位置及现场实时画面。
汇养通IoT平台
二、长者档案管理——老人健康及时评估,信息随时掌握
汇养通平台拥有全面的长者健康档案管理体制,健康数据不仅可视化,还能定期进行能力评估以调整护理标准。汇养通的“风险评估”及“健康评估”功能以民政部评估为基线,通过平台内置评估系统,可快速、准确生成评估报告。评估完成后,机构也可依据能力评估结果,充分与家属沟通长者的护理登记,预防潜在风险。
三、智慧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有保证,休养环境更舒适
1、智慧巡检查房
巡检查房报告在系统中均有记录,充分掌握在住老人的身体状况及居住情况,并对护理员建立督查,保证服务质量。
2、日常护理
护理员可在APP端查看当日护理工作,待进入老人房间后,通过NFC技术确认老人所需的护理项目,护理完毕后快速生成护理记录。另外,平台还支持语音交接班、智能设备互联等,若遇老人突发状况,护理员及机构大屏可及时收到信息提醒。
3、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全部系统化,如护理员智能排班功能,可支持一键生成调班,清晰明了,效率大幅提升。
护理管理
四、家属端小程序——家属时刻相伴,老人更安心
家属可通过汇养通小程序直接提交外出申请,无需多端对接;日常查看账单信息,及时缴清费用;随时了解老人生命体征数据、日常情况及护理记录等。
家属相伴
五、院长驾驶舱——助力管理层统揽全局,高效决策
汇养通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展示,为管理者提供更有利的决策分析支撑,实时掌握机构整体运营情况,如营收、月均、人员费用等,方便管理者随时复盘机构运营策略,优化机构营销方式。
院长驾驶舱
青鸟软通是华为云联营的重点合作伙伴,强强联合打造的汇养通平台也经过了完善可靠的测试认证,已被多家养老机构选择。以福建省伍心养老为例,汇养通解决方案覆盖了集团旗下的53家养老院,12家机构养老院,41家敬老院,合计总床位数6128张。汇养通提供了基础配置颗粒度柔性管理、移动端进一步拟人化标识处理、首住7日观察降低标准化风险等科学管理手段,降低运营风险,解放院务,实现远程无忧办公。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汇养通将持续围绕行业核心需求,垂直打造出标准、易用、便捷的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降本增效,促进养老行业的数智化进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anva宣布收购生成式AI内容创作初创公司Leonardo.ai,交易条款未披露,但采用现金加股票的混合方式。Leonardo.ai的120名员工将全部加入Canva。Leonardo.ai成立于2022年,拥有1900万注册用户,其工具已创建超过10亿张图像。该公司将继续独立运营,专注于快速创新和研发。此次收购旨在帮助Canva扩展其Magic Studio生成式AI套件功能。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和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3D人体重建系统Snap-Snap,仅需正面和背面两张照片即可在190毫秒内生成完整3D人像。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对昂贵设备和复杂人体先验模型的依赖,通过智能几何推理和侧面增强算法实现高质量重建,为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大众化应用奠定基础。
亚马逊推出Quick Suite软件平台,旨在简化AI智能体和企业聊天机器人的创建过程。该平台支持50个企业级应用集成,包括Office 365、Slack等,提供无代码环境连接内部文档和数据源。平台包含Quick Flows自动化工具、Quick Research研究功能等组件。尽管降低了技术门槛,但AI智能体的准确性仍存疑虑,研究显示其办公任务错误率达70%。
这项研究介绍了aiXiv——首个专为AI科学家设计的开放学术平台。该平台由多伦多大学等18个机构联合开发,支持AI独立完成论文提交、同行评审和发表全流程。通过多智能体架构和五阶段安全防护机制,平台实现了81%的评判准确率,并显著提升了AI生成研究的质量。这标志着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