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2023全新改版·伙伴故事专栏
【华为伙伴的100张面孔】第 29期
2021和2022年,孙伟杰连续两次入选福布斯亚洲U30精英榜并当选封面人物。其创办的深势科技,在AI for Sciense这个潜力无限的科技领域成为引领者,估值超过5亿美元。
这位90后的创业者,用自己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若问起成功的秘诀,答案不是某些灯火通明的夜晚,而是被梦想叫醒的每一个清晨。这梦想便是一家能够 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智能发展的中国科技公司。
北大学霸并肩
AI for Sciense上的联手创业
孙伟杰与深势科技的另外一名合伙人张林峰博士,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北大元培学院是我国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基地,一直呵护着学生们“ 自由探索、追逐热爱”的勇气,也点燃了孙伟杰和张林峰的创业火种。
本科毕业后,孙伟杰留在北大读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此后作为天使投资人活跃在科技、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而张林峰则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统计物理、分子模拟和机器学习,并深耕在多个领域的工业应用。
2018年,张林峰在分子模拟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之后,两人决定开启创业的征程,当年便注册成立了深势科技公司,2019年正式开始运营。目前,张林峰负责算法、研发和技术相关的业务,孙伟杰更多的负责产品和商业化落地等业务。
深势科技选择了 “AI for Science”即科学智能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孙伟杰说,AI for Science,就是将AI用于科学发现,用AI求解微观尺度科学问题的方法,打造出一系列微尺度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平台,为人类文明最基础的生物医药、能源、材料和信息行业的科学与工程研究提供智能化研发引擎。
独辟蹊径
从底层科学原理突破AI上层应用
显然,孙伟杰为深势科技选择的战略方向,与业内同行存在很大差异。彼时,AI的行业应用已经成为行业热点,但缺乏深入的应用落地场景,很多AI公司致力于此。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学术界已对AI for Science形成共识——将带来科研范式的变革和新的产业业态。
但深势科技不喜欢做别人做过的事情,不喜欢走追随式的创新之路。在他看来,科技创新就应该选择一条没人走过的新路径,从底层引领,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基于用AI算法先去解决事物底层的科学问题,然后再去进一步解决人们关心的行业应用问题。
孙伟杰说,整个世界的底层是由一系列科学规律所支配的,深势科技致力于通过AI算法大幅加速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等物理模型的求解,再结合高性能计算等前沿计算手段,进一步提升物理模型的求解效率,从而高效计算微观尺度的物理、化学问题。
区别于常见的AI for Industry,AI for Science新范式的本质是 把行业问题抽象成基本的科学原理,再利用人工智能去学习科学原理,从而得到相应模型,进而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
从需求入手
切入药物和材料领域,打造自然学科界的GPT
从基础科学原理着手,并不等于抛弃顶层应用。恰恰相反,AI for Science范式正是要解决行业应用中的问题,帮助他们提升效率。深势科技选择 药物和材料两大需求领域进行切入。
在深势科技,孙伟杰的职责就是 站在产业需求视角来审视科研的方向。这一能力也正得益于他此前多年的投资人经历,以及由此积累的宝贵认知。
在药物领域,深势科技基于AI for Science打造了药物计算设计平台Hermite。目前用户数量超过50家,包括翰森制药、佰翱得、加科思药业、泓博医药、恩华药业、益方生物、上海恒瑞等大型药企。
能够成功迈出第一步,是因为深势科技从一开始就聚焦“ AI+分子模拟”这个细分领域,研发出了高效分子模拟算法。孙伟杰介绍说,所谓AI+分子模拟,就是 用AI学习分子尺度上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再理性地计算药物和蛋白质在原子、分子尺度的微观现象,有效地突破了药物领域“小数据”甚至“无数据”的瓶颈。
前不久,由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深势科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共同研发并发布的首个覆盖元素周期表近70种元素的“深度势能原子间势函数预训练模型”—— DPA-1,DPA-1被誉为自然科学界的GPT,此前在2020年,DPA-1雏形曾与预训练语言模型GPT-3共同入选了世界人工智能十大重要成果。
DPA-1可模拟原子规模高至100亿,目前已经在高性能合金、半导体材料设计等应用场景中证明了其领先性和优越性。这一突破也是AI for Science走向大规模工程化的重要里程碑。
与华为携手
举目前望,征途是星辰大海
“ 方向只能大致正确,但组织必须充满活力”。对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这句话,孙伟杰一直非常欣赏,以此来指引深势科技的创新之路,这冥冥之中也促成了与华为的合作。
2021年,深势科技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从产品技术层面到业务拓展,再到未来的确立标准层面。
深势科技是AI for Science领域的引领者和践行者,需要有AI算力基础设施作为保障。而华为拥有 领先的技术和生态能力,昇腾系统可以提供强大的AI基础软硬件平台,保证其业务的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华为强大的业务能力,尤其是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可以帮助深势科技 扩宽业务半径,加快业务扩展步伐。
此外,作为一个新兴领域,AI for Science在API等方面缺乏相应标准规范,这会成为其普及推广的制约因素。与华为合作,将会对相关行业标准的确立起到助推作用。
上个月,孙伟杰刚刚带队与天津市河北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入驻天津市河北区与华为公司共同建设运营的 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深势科技将依托于此建设AI for Science计算平台,面向基础科研、创新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科学计算需求,打造新一代的AI for Science开放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体系。
突破边界
创造新范式,改变传统科研模式
2022年,是深势科技的商业化元年,取得了数千万元的营业收入。
对于孙伟杰来说,这意味着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从1到N的路上飞驰。
孙伟杰却表示并不担心。一方面是过去多年积累的势能正在释放,另一方面则是科技智能市场正在快速起步。这也证明他们五年前的眼光没错,摸准了前进的方向。
孙伟杰为深势科技制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药物、材料研发的各个环节打造一系列能够规模化替代实验的工业级算法,把以经验驱动的实验试错模式转变为“计算设计-实验验证”的理性迭代新范式——先进行大量计算模拟,再进行少量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不用像过去一样经历反复试错的过程。这将彻底改变行业传统研发模式, 突破原有生产力边界。
凭借着勤奋、聪明和敏锐的洞察力,孙伟杰完成了从学霸到企业家,从投资人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如今,这个充满激情与朝气的少年,正在向着更大的抱负与梦想前进,不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更要成为未来的缔造者。
少年何妨梦摘星,孙伟杰的梦想之路才刚刚开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