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三维旋转做不到的事,清华团队用全新数学方法轻松解决了

三维旋转做不到的事,清华团队用全新数学方法轻松解决了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突破性的三维旋转优化方法,通过四维空间处理解决了困扰计算机图形学几十年的"万向节锁死"问题。该方法将旋转路径缩短15-25%,显著提升动画自然度,在用户测试中获得更高评分并能减少VR晕动症。技术已可实用化,预计将改善电影、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视觉体验。

英美签署科技繁荣协议共建欧洲最大AI工厂

英美签署科技繁荣协议共建欧洲最大AI工厂

英美两国签署科技繁荣协议,推动人工智能、量子和核技术发展。英国政府投资440亿英镑,微软、英伟达、谷歌、OpenAI等承诺投资310亿英镑,目标建设欧洲最大AI工厂。协议包括联合研究计划,开发AI模型用于癌症等疾病的靶向治疗。英伟达将在12个月内向英国提供12万块GPU,OpenAI部署8000块GPU并计划扩展至6万块,微软投资220亿英镑建设英国最大AI超级计算机。

亚马逊推出AI智能体助力第三方卖家业务管理

亚马逊推出AI智能体助力第三方卖家业务管理

亚马逊宣布推出全天候AI代理,升级卖家助手工具,帮助第三方卖家运营业务。该AI助手不仅能监控账户健康状况和库存,还能制定策略并在授权下采取行动。功能包括标记滞销产品、分析需求模式、提供发货建议、确保产品合规等。亚马逊还将代理AI引入广告领域,允许卖家通过对话提示开发广告。这是亚马逊为第三方卖家推出的最新AI工具。

大学AI应用从全面禁令转向科技巨头合作模式

大学AI应用从全面禁令转向科技巨头合作模式

谷歌宣布为大学生免费提供最先进AI工具,这是科技巨头塑造未来劳动力的多亿美元竞争最新举措。通过10亿美元三年投资,谷歌AI教育加速器为美国大学生提供Gemini 2.5 Pro培训认证。这标志着高等教育从ChatGPT出现后的广泛禁用转向机构合作。微软、IBM等企业也在争夺AI人才,通过免费工具、培训项目和认证体系吸引学生。成功将取决于哪个生态系统能最好地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实际价值。

Macroscope:AI代码理解引擎正式发布

Macroscope:AI代码理解引擎正式发布

前Twitter产品负责人Kayvon Beykpour推出AI驱动的代码理解引擎Macroscope,旨在帮助开发者和产品负责人总结代码库更新并捕获漏洞。该工具通过GitHub应用访问代码库,使用抽象语法树分析代码变化,结合大语言模型提供自然语言问答功能。产品定价为每月每个活跃开发者30美元,已获得3000万美元A轮融资。

AI安全公司Irregular获8000万美元融资,专注前沿AI模型安全防护

AI安全公司Irregular获8000万美元融资,专注前沿AI模型安全防护

AI安全公司Irregular宣布完成8000万美元融资,由红杉资本和Redpoint Ventures领投,公司估值达4.5亿美元。该公司专注于AI模型安全评估,其SOLVE框架已被业界广泛采用,参与了Claude 3.7 Sonnet和OpenAI o3等模型的安全评估。公司构建了复杂的仿真环境系统,可在模型发布前进行深度测试,识别潜在风险和新兴行为。

Solo.io推出Kagent:为云原生基础设施引入智能体AI

Solo.io推出Kagent:为云原生基础设施引入智能体AI

Solo.io推出的Kagent企业版通过扩展Kubernetes功能,为AI代理、工具和大语言模型提供上下文感知的基础设施。该平台包含三层架构:网络层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和代理间通信,运行时层扩展身份策略模型,管理层提供集中式AgentOps功能。与微软Copilot等竞品不同,Kagent专注基础设施而非特定应用,支持异构代理框架部署,提供成本透明度和合规审计能力,助力企业将AI代理从试点阶段推向生产环境。

AMD推出ROCm 7软件平台追赶英伟达CUDA性能优势

AMD推出ROCm 7软件平台追赶英伟达CUDA性能优势

AMD推出ROCm 7.0软件平台,在推理性能上实现3.5倍提升,训练浮点性能提升3倍。该平台支持OCP微缩放数据类型硬件加速,引入AI张量引擎AITER,可将MLA解码操作提升17倍。结合MI355X芯片,AMD声称在DeepSeek R1推理负载中性能超越英伟达B200芯片1.3倍,并已集成至vLLM和SGLang等主流推理引擎中。

1Password与Perplexity合作保障AI浏览新时代安全

1Password与Perplexity合作保障AI浏览新时代安全

互联网正进入AI代理主动推理和行动的新阶段。Perplexity推出AI驱动浏览器Comet,但新功能带来新风险。两家公司合作确保AI浏览的生产力提升不以安全为代价。Comet将AI直接融入浏览体验,能代表用户执行实际任务。1Password确保凭据保持加密状态,仅代表AI填充而非直接输入模型,大幅降低意外泄露风险。这种"默认安全"设计为AI工具在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发展树立了以信任为核心的先例。

谷歌展示其推理规模和技术实力

谷歌展示其推理规模和技术实力

谷歌在AI基础设施峰会上披露了其AI推理的惊人规模增长。从2024年4月的9.7万亿tokens/月激增至2025年8月的约1460万亿tokens/月,增长49.5倍。公司推出全新Ironwood TPU v7p系统,性能比前代提升5倍,内存容量增加6倍,单集群可容纳9216个TPU。谷歌还展示了液冷技术和推理优化工具,可将推理延迟降低96%,吞吐量提升40%,成本降低30%。

谷歌云推出智能体支付开放协议AP2

谷歌云推出智能体支付开放协议AP2

谷歌云发布代理支付协议AP2,旨在建立AI代理自主支付的全球安全标准。该协议与万事达、PayPal、美国运通等60多家公司合作开发,通过"授权书"系统建立防篡改的数字合约,确保交易可追溯性。AP2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可扩展现有A2A和MCP协议,适用于自动购买缺货商品、复杂预订等场景,并支持稳定币和加密货币等新兴支付系统。

数据库公司SingleStore被私募股权收购

数据库公司SingleStore被私募股权收购

统一数据库初创公司SingleStore被私募股权公司Vector Capital收购,而非选择融资或IPO。该公司提供集事务、分析和向量数据库于一体的解决方案,专注AI应用。第二季度业绩强劲,年经常性收入超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Vector收购多数股权,谷歌风投、戴尔等长期股东继续持股。Vector计划通过创新发展和市场扩张来增强公司实力。

Sonair开发机器人安全3D超声波传感器

Sonair开发机器人安全3D超声波传感器

挪威公司Sonair开发出基于高频声波的ADAR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三维环境感知能力。该传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捕捉回声来构建周围环境的立体图像,补充机器人摄像头和其他传感器的不足。相比传统激光雷达技术,声波传感器能提供更全面的数据覆盖。公司刚完成600万美元融资,计划扩大技术应用规模,目标是让这项技术普及到所有机器人中。

AI投资热潮不减,投资者更注重长期回报策略

AI投资热潮不减,投资者更注重长期回报策略

尽管AI领域充满疲劳情绪的报道,但资金流动并未放缓。2025年上半年全球创业投资达1628亿美元,其中64%来自AI交易。以色列风投公司Glilot Capital宣布募资5亿美元,将管理资产总额提升至10亿美元以上。该公司专注于网络安全与AI基础设施领域,认为这些领域将产生持久回报。投资者正从追求快速收益转向长期价值创造,特别关注具有明确盈利路径的AI原生公司。

MongoDB为本地开发者提供混合搜索和向量功能

MongoDB为本地开发者提供混合搜索和向量功能

MongoDB宣布将此前仅在Atlas云平台提供的搜索和向量搜索功能扩展到自管理部署环境,包括社区版和企业版。该功能为数百万本地和内部部署环境的开发者提供先进的AI构建工具,现已进入公测阶段。开发者可以在不依赖第三方搜索引擎或向量数据库的情况下测试和构建AI应用,获得MongoDB架构内嵌的全文、语义和混合搜索能力。此次更新还推出8.2版本,性能显著提升。

Arm64架构Linux的UEFI安全启动现状分析

Arm64架构Linux的UEFI安全启动现状分析

随着Arm设备普及和Linux在该平台的广泛应用,UEFI安全启动在Arm64架构上的实现成为关注焦点。与x86平台不同,Arm设备固件多样化且缺乏统一标准,多数设备使用u-boot引导程序提供UEFI规范支持。虽然Linux发行版在软件层面已基本准备就绪,但硬件固件层面仍面临挑战,需要用户自行创建和部署证书密钥。

华为发布 “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打通迈向智能世界“最后一公里”
2025-09-17

华为发布 “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打通迈向智能世界“最后一公里”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发布了 “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以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打通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从润滑油到冷却液:AI热潮下,嘉实多的液冷突围记

从润滑油到冷却液:AI热潮下,嘉实多的液冷突围记

9月10日,在北京开放数据中心大会上,嘉实多热管理事业部大中华区业务总监仇圆圆直言:“液冷是一个必选项,而不是可选项。”

AMD 推出 EPYC(TM) 嵌入式 4005 处理器,助力低时延边缘应用
2025-09-17

AMD 推出 EPYC(TM) 嵌入式 4005 处理器,助力低时延边缘应用

AMD 今日宣布推出 EPYC(TM)(霄龙)嵌入式 4005 系列处理器,

模型越大,长期执行力越强,剑桥团队指出传统基准测试过时
2025-09-17

模型越大,长期执行力越强,剑桥团队指出传统基准测试过时

模型越大,长期执行力越强,剑桥团队指出传统基准测试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