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信局:“专班专员”助力“成都速度”,实现复工复产引领全国 原创

至顶网独家采访了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通用电子产业处处长黄剑,就疫情以来成都在复产复工、经信局如何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协同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通用电子产业处处长黄剑

8月25日-27日,以“新西部、新重构、新机遇”为主题的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盛会2020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同期在25日上午2020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峰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在峰会现场,至顶网独家采访了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经信局)通用电子产业处处长黄剑,就疫情以来成都在复产复工、经信局如何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协同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

多举措加速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如何在确保疫情总体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复工复产成为我国恢复经济的重要措施。作为西部新经济的龙头城市,成都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的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都市经信局按照国务院“六保六稳”要求,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多举措加速企业复工复产。包括成立了专班专员,为企业复工复产开展了“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活动,逐户上门去帮助企业建立防控能力,解决防控中的困难,帮助筹集防控的物资以及建立一些规章制度来帮助企业。从小的口罩,消毒水到额温计,测温仪,体温筛查仪等等,保证了防控物资第一时间发放到企业和社区。

在疫情初期社会交通阻断、物流阻滞的情况下,人员返岗、复工复产难度是非常大的,一方面通过与物流阻滞的当地政府点对点的去协调,请当地政府支持,帮助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去打通这个供应链的“梗阻”,让企业优先复产。另一方面,成都组织了很多车辆,到员工聚居的区域一对一、点对点接员工返岗,帮助企业复产、员工复工。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经信局为“成都造”组织了多场线上专题推介会,邀请领导亲自上场,做企业的推销员、服务员,为企业开拓市场、推销产品,受到企业的欢迎。

“其中基于30户龙头企业,100户重点企业和588户有涉外采购业务需求的企业,重点梳理它们的供应链分布,痛点难点,专班专员去跟踪服务、逐个解决,成都的复工复产,满产达产时间节点和满产率、达产率都是在全国第一轮中最高的城市之一。” 黄剑表示。

据国内某头部企业高管介绍:该公司成都研究所二期项目,成都曾费了很多工夫争取但迟迟没得到明确答复,不想企业决策层却被这次疫情复工期间经信局表现出的“成都速度”、“成都担当”感动,立即拍板落地成都,二期项目将增加近万人的研发队伍,带来的效益将不可限量。

精准策略,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5月8日成都市印发的《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芯屏端软智网”六大发展领域,形成六大支撑和特色优势,针对这六个领域中的关键环节和发展诉求,成都市做了精准的配套政策,在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5G,还有新型显示等各领域都出台了精准细分的支持政策,目的就是为了要促进这个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像以前一些政策简单划线、下大包围,所有产业都用一个标准去支持。

“以前在数量规模型发展阶段有些做法有它的合理性,因为电子信息产业它需要有一定的规模,同时对高质量发展,今天也已经到了要落地落实的阶段,需要进行深入的谋划布局。”黄剑谈到,国家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从财税、效益,学科设置,包括对外交流,进出口退税做了高层次、普惠性的整体策略安排。而成都自身的政策则致力于对落地在成都的企业,特别是符合重点规划发展领域、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企业,对包括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提升创新能力,人才招引和聚集能力,以及鼓励就地进行协作配套等方面,做到精准支持,与国家政策形成互补效应。

“我们不去考虑国家财税那些宏观的政策,那是国家层面定的事,我们基层能办的事就是精准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它急需什么我们就给它保障什么,比如企业反映加强内部协作配套很重要,可以快速响应创新需求,实现成果转化,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黄剑谈到。

最终通过有效政策来促进产业的有机融合,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吸引中高端人才聚集,提高对外交流开放发展水平来综合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链重构应对新环境、新机遇

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新基建等数字化新需求,传统经济要想快速转型实现健康发展,黄剑建议企业要实施产业重构策略,具体可以从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尝试跨界融合、深化产学研协同等方面多练“内功”,做好应对新环境、新需求、新挑战等方面准备工作。

一、新环境。在面对疫情等不确定的新环境下,企业的产业链建设,产业生态打造,产业协同的提升,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企业应该把核心关键环节在本地或者国内布局,同时把更多的应用,更多外围的配套通过全球化协同分工来开放发展。

 二、新需求。在新基建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会产生新的需求,工业互联网方面虽然国内相对薄弱,但是发达经济体也还发展得不很充分,我们还有很大机遇,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重点布局。此外,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医疗和云办公等等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热点,里面有很多需求,也很值得关注。

三、新挑战。疫情催生了一些新的机遇,但是这些机遇是给有能力的企业准备的,需要传统企业及时拥抱信息技术,快速提升自己对新机遇的发掘和响应能力,以及解决方案供给能力,这对有准备的企业是机遇,对另一些企业则是挑战。

共享、共引、共建打造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新西部大开发,以及最近中央提出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都促进了成都市以及周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黄剑表示,成都市正努力通过功能平台共享、重大项目共引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的的共谋共建来在加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是功能平台的共享机制。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之一,特别是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经济的龙头,它占有很多优质的科教资源,通过共享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共同来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来加速相关城市同城化发展。

二是重大项目共同招引策划。从土地空间承载能力来看,成都相比周边地区已经不占优势,但成都在高端人才,高新技术、金融供给等创新要素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来共同引进项目,比如可以通过共同组建基金的方式来共同去实施一些项目,这样不把行政边界作为项目的前提,而是以股权为依托共同去参与,可以提升招商引资效果。

第三,共同规划建设新型的基础设施,包括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城际智慧交通,打造同城化产业园区等等。黄剑表示未来成都还将积极探索,可能从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互通互认的同城化发展目标。

最后,黄剑表示,2020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已经举办了七届,今年从元器件,芯片,显示,5G智能终端,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包括华为、长城、天马、浪潮等全国性的龙头企业深度参与,相信能为整个西部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至顶网大数据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0

09/01

15:10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