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29日,第九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举行之际,由浪潮软件科技主办的“数字治水,科技赋能”智慧水利专题论坛成功召开!来自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黄河信息中心、山东省水文中心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会,论坛就当前智慧水利建设的理念、成果、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王方致辞
浪潮软件科技董事长王方、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杨涛分别致辞。王方在致辞中表示,浪潮将坚持技术创新、需求创新和模式创新,打通业务壁垒,融合数据,实现全面服务,同时以浪潮智慧水利研究院为核心,联合行业伙伴和专家智库,打造高新研究能力,赋能行业发展。
杨涛致辞
在主题演讲环节,河海大学教授艾萍阐述了水信息模型的构建和特征,并解读了国家水网智能化建设新思路和建设目标;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良教授对山洪灾害预报预警方法及水利信息化发展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推进进行技术与案例的分享。
艾萍演讲
郭良演讲
浪潮智慧水利研究院高级顾问高玲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调配和河湖管理三大专题的解决方案及应用实践为聚焦,重点介绍了浪潮在智感、智脑方面的技术能力;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浪潮智慧水利研究院特聘专家杜小平从自然灾害综合预警、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安全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探讨了新一代空天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前景;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丁强介绍了应急监测设备、应急监测的范围及应急监测方法,提出应急监测在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浪潮智慧水利研究院首席专家汪子棚对灌区信息化建设和智能监测设备—大禹针将助力小型水库实现无人值守、全天候覆盖、快速预警,实现中小型水库的监管等进行阐述。
高玲演讲
杜小平演讲
丁强演讲
汪子棚演讲
浪潮目前已参与水利部、四川、广东、山东、湖南、江苏等地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其中,浪潮智能感知设备“大禹针”在广东省上线,项目为广东省科技厅智能化转型重点项目,浪潮建设的广东省智慧水利(北江芦苞试验段)也是水利部智慧水利试点项目。通过多年水利的实践经验,浪潮走出了一条“端-边-脑-用”为特色的智慧水利建设道路,聚焦“智感、智脑”,打造“模块化组合、边端智能处理”的新型智能感知设备--大禹针和“科学化预报、数字化场景,智能化模拟,精准化决策”的水利大脑拳头产品,具有完善的省,市,县三级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深度服务于省、市、县智慧水利建设。
2020年11月,浪潮牵头成立由行业主管单位、水利科研院所、知名院校等十三家单位组成的浪潮智慧水利研究院,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形成“科研-应用-产业”的产业化创新机制,建设新型智慧水利产业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