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民族保险品牌,近年来一直将科技视为第一生产力,通过应用创新科技,结合业务链条中各应用场景,加强金融服务系统建设,积极服务国家、奉献社会。而科技落地效果如何,可以从这家保险企业的移动项目建设中一窥究竟。
夯实底层技术,构建移动平台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保险业带来了服务模式的创新。早在2013年,该保险企业就着手搭建移动技术平台,并开发推进内、外勤营销展业的移动APP,希望通过手机终端实现保险业务流程提醒、险种介绍、客户情感沟通、进行移动展业、查勘理赔等。
在移动平台和移动应用建设中,他们需要与在银行和保险系统方面,有着成熟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实施经验的技术公司合作。作为一家软件提供商,上海新晨信息集成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新晨)在保险信息化建设方面拥有20多年开拓和积累,并从2003年起就参与到该保险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综合业务系统建设中,长期、深入的合作使其理解客户的技术发展需求。
同时,上海新晨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移动平台产品M-Server,提供了一系列底层功能,可按照标准构建出移动终端应用,并能够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客户化、本地化改造升级。对业务和技术的理解,以及开放、成熟的平台技术,让该保险企业最终选择了与上海新晨携手开展移动项目的全程合作,包括战略方案制订、系统策划、项目建设等方面。
从2013年至今,在上海新晨移动团队帮助下,该保险企业移动平台建设也逐渐从1.0版发展到3.0版。2013年,移动互联网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就先人一步将业务系统移动化,分别将安卓和苹果系统的平板和手机4个版本,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称之为1.0版本,但改造成本很高;2015年推出的2.0版本,从客户体验的细节入手,进行全面体验优化设计;2018年发布的3.0版本,将微信与各应用打通,并融入了更多数据分析功能。
赋能销售展业,重构营销模式
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升级与整合,该保险企业基于移动平台已涌现出个险展业、e路太平、续保通、银保通、业务通、慧眼、银保钛等一批科技赋能业务的移动应用硕果,从多方面为保险代理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经营展业工具,并从多角度为代理人提供数据分析,助其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提供可视化的分析及建议,引导客户关注保险产品,全面提升客户体验。
比如,2017年推出的服务个险的新晨保险业务通软件系统(简称:业务通)。当时,业务的不断发展,使得产品利益演示的内容、形式要求大幅增多,为了方便演示工具的使用、开发和管理维护,计划将各项独立开发的工具整合为产品利益演示平台,且后续有关产品演示全部基于此开发,避免重复建设。
业务通包括计划书制作、互联网培训、快速获取客户、追踪客户动态、了解公司咨询和查阅产品资料等内容和功能,关注代理人的真实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改变了代理群体展业的形态和流程。产品面市推广一个月内,用户量就达35万,周活跃用户20万,产品计划书点击过百万。
而另一款服务于服拓业务的慧眼APP,于2018年上线,可以说是全球第一份保险行业地理信息地图,整合集团客户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在地图上进行实时分析展示,通过H5技术生成可视化报告的模式,支持微信转发,使用便捷、通俗易懂,让代理人和续保专员更加便捷地看到周边客户的保险购买、赔付、收益等情况,为客户提供参考信息。
如今,保险家庭化的提法非常普遍,这将推动保险公司进行客户战略升级和核心能力打造。通过数字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客户行为特征和心理偏好的洞察,构建全面、精确、多维的用户画像体系,才能狠抓客户痛点、预测客户需求,展开围绕家庭的精细化营销。
鉴于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建立的门槛,保险企业不必拘泥于自建技术平台与能力,可以利用和引入成熟、完善的第三方技术与平台,通过生态圈的模式,以合作方式整合大数据、AI能力实现多赢。上海新晨致力于成为金融保险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合作伙伴,正在不断探索保险业的服务需求,为所有保险从业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数字化保险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护关键系统越来越依赖AI、自动化和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95%的数据泄露源于人为错误,64%的网络事件由员工失误造成。虽然先进的网络防御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判断仍是最薄弱环节。网络韧性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人员和战略需求。建立真正的韧性需要机器精确性与人类判断力的结合,将信任视为战略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并将网络韧性提升为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就担心机器会背叛创造者。近期AI事件包括数据泄露、自主破坏行为和系统追求错误目标,暴露了当前安全控制的弱点。然而这种结果并非不可避免。AI由人类构建,用我们的数据训练,在我们设计的硬件上运行。人类主导权仍是决定因素,责任仍在我们。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