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是时候把这件谋划了许久的大事儿告诉你们:InfoQ 举办的【DIVE全球基础软件创新大会2021】正式起航。
我们要办一场大会,一场基础软件领域的行业盛会。
目的很简单,希望为基础软件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08 年,阿里巴巴提出“去 IOE”时,很多人是质疑的。
2013 年,“棱镜门”事件的爆发让很多人真正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这起事件让所有人意识到做国产基础软件的重要性。
2016 年,美国自由软件基金会 FSF 刊文讨伐 Intel ME 引擎会完全控制用户电脑,而且用户很可能完全不知情。与之类似的还有 Wannacry 恶意软件、Windows 系统漏洞引起的网络攻击等等。
除了不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近两年的产品断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发展。
2019 年 5 月 17 日凌晨两点,时任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表致员工的一封信,对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管制“实体名单”事件做出正面回应:华为海思作为“备胎”终于转正,华为必当“科技自立”。
随后的两年,“断供”事件愈演愈烈,从芯片、安卓系统到电子设计自动化(EAD)软件、MATLAB 等,从华为、中兴到海康威视、大华科技、中科曙光、哈工大等。
这些事件时刻在提醒我们:国产基础软件建设刻不容缓。近两年,我们也看到这个领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厂商和项目,但基础软件的技术门槛较高、投入大、周期长,整个基础软件领域长期缺少关注度也造成了人才匮乏。
如果企业原有系统想要迁移至国产系统还需要考虑显示问题、数据问题、功能性问题、性能问题以及稳定性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基础软件领域的发展,InfoQ 决定于 11 月 26 日至 11 月 27 日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举办【DIVE全球基础软件创新大会 2021】,希望为基础软件行业的领导人物、学者、技术人员搭建能明辨趋势方向、可以学习干货知识、能够充分交流并认知行业全貌的平台。
为了确保会议质量,我们邀请了业内众多专家共同把关。在此,特别感谢麒麟软件副总裁李震宁,阿里云研究员、阿里云基础软件部操作系统负责人马涛接受组委会邀请担任大会的联席主席;并感谢华为开源能力中心技术专家姜宁,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知名技术博主、MegaEase 创始人兼 CEO 陈皓,阿里云程序语言与编译器团队负责人李三红,鉴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新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陈渝等专家接受组委会邀请担任本次大会的出品人(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此外,我们诚心向基础软件领域的从业者发出邀请,如果你希望和圈内人士分享自己的观点,或者你希望和大家共同就某一个话题进行交流,欢迎立刻与组委会取得联系,或者通过官网的【议题提交】页面和我们交流你的想法。与此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
最后,基础软件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业界技术专家的支持和专业指导。我们携手前行,为国内技术社区的发展和前进不断努力!
如果你是基础软件领域的技术管理者,业务负责人,市场、产品或社区运营管理者,愿意参与基础软件首航,一起推动基础软件的发展,欢迎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我们已开启「嘉宾绿色申请通道」,限时放送100张免费嘉宾票,通过审核即可受邀参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