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华为携手苏迪科技,联合举办了新型智慧校园建设分享会。邀请高校信息化和业界专家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两所高校代表,分享了华为云WeLink如何通过连接师生、业务、教学和资讯,帮助各大高校搭建智慧移动服务平台,打造一网通办校园门户,并介绍了WeLink智慧校园项目在不同高校的实践和应用。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加速校园的智慧化进程。华为云WeLink教育行业解决方案专家以《WeLink构建新一代移动智能校园生活》为主题,指出中国大部分高校仍处于转型探索阶段,普遍存在数据难共享、应用碎片化、业务不协同、缺乏数据治理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的奔走办理状态,华为云WeLink作为一个连接师生、业务、教学和资讯的融合服务平台,让所有分散的业务能够在平台集成。从学生入学报到、求学中的学习生活到毕业时的求职需要,从老师入职前的人事招聘、教学时的交流研讨到离退休后的各类业务,WeLink一直提供着智能化的业务办理服务,提升师生获取信息的效率,为移动、智能、开放的校园生活赋能。
华为云WeLink 教育行业解决方案专家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高等教育+智能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专家仲玮以“卓越创新,开放融合——校园服务治理新生态构建的思考与实践”为题,系统地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化发展历程。他指出为了应对各种业务需求带来的挑战,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现有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了软件服务的基础架构,重点加强信息化软件基础能力建设,促进信息服务构建标准化,实现校内多终端统筹规划、同源管理、业务联动,使整个信息化体系架构满足未来校园服务治理的需求。信息化服务新生态实施以来,学校信息传送效率明显提升,在疫情防控、迎新工作、校区联动等业务场景下,学校的软件基础能力建设在校园信息化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优化和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专家 仲玮
高校“一网通办”在新形势、新趋势下面临新课题,即在完成师生服务线下办理转线上服务后,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供便捷的师生服务。近年来,苏迪科技密切跟踪行业动态与形势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应用与场景式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结合自身建设与实施经验,苏迪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一网通办解决方案,是一个流程再造的信息生态体系。对内通过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循环驱动,构建以“四梁八柱”为核心的持续生长的一网通办生成体系。对外则通过“多级、多维、多端”的融合门户服务平台与用户连接。
南京苏迪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与解决方案部总监 刘传先
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周亦敏主任在分享“上理智慧校园的探究与实践”中指出,在新时代教育变革的浪潮下,高校需要打开数字化转型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新格局。20年来,上海理工大学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理论指导,以“数据中台建设” “一网通办”“WeLink移动校园APP” “校园管理”为具体抓手,借助“数据+应用场景”双轮驱动,打造“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畅学”的三网融合模式,实现“人、物、数、智”四方联动,为学校“打造全数字化智能大学”夯实基础。
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办主任 周亦敏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将作为系统性革新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开展,推进教育理念更新、形式革新、系统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教育信息化正面临政策性和历史性的双重发展机遇。多年来,华为在教育领域不断深耕,始终秉承“智能重构教育,创新联接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提高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高效、灵活、安全的解决方案。
未来,华为将携手更多包括苏迪科技在内的生态伙伴,继续深入“教、学、研、管、服”等核心场景支撑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为教育现代化的达成和实现贡献华为智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