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市场,健康类相关产品成为主打品类。Apple Watch是智能手表品类里的头部品牌,一直领跑智能穿戴品类,其对心脏监测的心电图(ECG)功能备受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心脏监测类App“心脏+”也逐渐崭露头角,被更多人熟知。今天就给大家深度测评一下这款心脏+App,希望给有需求的小伙伴一些参考。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款软件,它需要与Apple Watch 配合使用, Apple Watch的ECG功能可以提供窦性心律、房颤、高低心率、不确定以及记录结果不佳等5种心电图结果的专业分析,但是,Apple健康在中国不提供专业医生对Apple Watch心电图解读服务。而这款心脏+App正好弥补了这一问题。
30秒快捷检测,简单易操作
在苹果iOS系统下搜索“心脏+”,几秒钟即可下载安装,注册登录后就可以使用。使用时需要打开ECG功能,需要用户允许读取相关的健康数据,才能得到分析结果。
Apple Watch上有一个“电波状”的应用,点击进入即可开始测量心电图。测量过程需要在放松状态下,保持安静不说话。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Apple Watch 佩戴的位置要正确,距离腕骨至少一指的距离。将食指放在Apple Watch右侧数码表冠上等待30秒即可完成测试,结果出来后点击“完成”。再次打开心脏+App,就可以看到心电图的专业分析结果了。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每天多次监测,让更多人在家就能做心脏监测了。
覆盖了常见的38种异常心电分析,大多数人群都可以使用
这款心脏+App除了上面提到的Apple Watch的5种心电图结果外,还可以对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室内阻滞、ST-T改变等38种心电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完整的分析报告还包括分析结论、心率分析、25项心电特征指标、心率变异性、心脏疾病风险评估、精神压力指数、疲劳指数等多种分析结论。
极速心电图分析功能是限时免费的,点击“查看详情”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分析报告。对于结果比较正常的人群来说,这个极速心电图分析就完全够用了,涵盖的内容已经非常全面了,很给力!至于准确率方面,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准确率99.19%。这方面我没办法做出测评,但是从用户反馈上来看还是比较可信的。
三甲医院医生人工解读心电图
除了极速心电图分析外,心脏+App还有一个模块是心电图深度解读,也就是三甲医院医生的解读,这部分是需要付费的,推广期间的费用是每次2元钱,去医院挂个专家号都要几十块,所以这个费用可以说很良心了。
三甲医院专家人工解读,一般15分钟就可以得到一份含有医生电子签名的心电分析报告。包括原因分析、处理建议、保健建议等多种专家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有了这个App,子女可以远程监测父母的心脏状况,及时、准确地帮家人发现潜在的心脏风险问题。
心率失常很多是阵发性,心脏+App可以长期的、随时对心脏进行监测,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情况。
目前,心脏+App与Apple Watch的心电图功能是在中国区同步上线,是目前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可以为Apple Watch手表用户提供全面智能分析与医生人工解读服务的App。
马上要过年了,心脏+App还推出了一个暖心计划,对AI分析结果显示心脏健康存在一定风险的用户,免费提供一次专业三甲医生解读服务。过年回家的时候给爸妈一份健康大礼,比什么都实在。毕竟,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存储扩展专家Lucidity将其AutoScaler平台扩展至Kubernetes容器编排平台,帮助企业控制存储支出。该公司表示,Kubernetes中的持久卷常常成为隐形浪费源,虽然Kubernetes可自动扩展实例数量,但底层存储通常未被充分利用。新服务可为亚马逊EKS提供持久卷的自动扩缩容,声称可为客户节省高达70%的云块存储费用。
腾讯ARC实验室推出AudioStory系统,首次实现AI根据复杂指令创作完整长篇音频故事。该系统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叙事推理能力与音频生成技术,通过交错式推理生成、解耦桥接机制和渐进式训练,能够将复杂指令分解为连续音频场景并保持整体连贯性。在AudioStory-10K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AI音频创作开辟新方向。
超过1.8万Spotify用户加入名为"Unwrapped"的集体组织,通过去中心化数据平台Vana将个人听歌数据打包出售给AI开发者。该组织已将1万用户的艺术家偏好数据以5.5万美元价格售出,用于构建新型流媒体数据分析工具。Spotify对此发出警告,称该行为违反开发者政策和商标权,禁止将平台数据用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但Unwrapped团队坚持用户拥有控制和变现个人数据的权利,双方就数据所有权展开争议。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