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经济新时代--软件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暨第五届中国软件产业大会在北京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本次大会分为“前瞻、机遇、共识”“开源、开放、融合”“新动能、新赛道、新模式”三个篇章,集中展示以软件为核心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发展趋势,聚焦软件根技术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王怀民院士在大会上针对中国软件科技与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享了一些观点,其中特别谈到了开源创新模式对于实现我国软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突破引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开源事业迅猛发展,从参与融入、逐步走向蓄势引领。
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开源软件的合规使用、参与贡献、原始创新、开源治理,甚至未来的引领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还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引导建立健康繁荣的开源生态,真正实现蓄势引领,王怀民院士提出了三点思考。
第一,要积极推广开源文化,加强开源实践教育,培养开源创新人才,为我国开源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开源发展的根基在于大规模的开源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国内开放的开源组织和开源平台的力量,联合来自产业界和开源社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开源专家,面向高校的开源开发者和社会上的开源爱好者。宣传推广开源文化,探索开源实践教学的模式,为我国开源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第二,大力发展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开源组织与创新平台,提升我国在全球开源创新生态中的核心影响力。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开源社区发展最活跃的力量,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开源项目和开源创新平台也在发育中,产学研各界需要进一步加强联合,主动构建开源软件生态,发布开源的根项目,并发挥我们统一大市场和高端软件人才的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和开源开发者拥抱原发于我国的开源软件,让更多的优质开源项目在中国生长繁茂,并走向世界。
第三,积极探索开源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开源发展路径。2020年6月,我国成立了首家开源基金会,也就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同时2021年12月中国计算机学会还成立了开源发展委员会,探索学术共同体开源发展的路径。最近我们也在积极地推动开源大赛、开源高校行、开源夏令营以及开源黑客松等丰富的开源创新活动来推进开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开源发展的路径。
“开源雨林” 计划,创新性的用开源的方式来建设开源。其发起方与共建团队有丰富的国际与国内开源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通过帮助合作企业和单位有效的使用开源,管理开源以及贡献开源,来提升国内整体的开源应用水平,这在国内是首创。“根深叶茂,性明则成”;期待“开源雨林” 计划能秉承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开源精神和价值导向,吸引业界更多的组织,参与到计划中来,一起共建繁荣的开源生态体系,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创造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开源雨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正在建设名为Hyperion的数据中心,预计提供5千兆瓦算力支持其AI实验室。该项目占地面积足以覆盖曼哈顿大部分区域,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北部,将在数年内扩展至5GW规模。此外,Meta还计划在2026年启用1GW的Prometheus超级集群。这些项目旨在提升Meta在AI竞赛中对抗OpenAI和谷歌的竞争力,但也将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
新加坡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全面解析R1-Zero训练方法,发现传统算法存在隐藏偏差,提出改进版Dr. GRPO算法。研究揭示AI"自我反思"能力的真相,并用极简配方在7B模型上创造AIME 2024新纪录,为AI推理训练提供重要洞察和实用改进方案。
谷歌为其AI驱动的NotebookLM平台新增"精选笔记本"功能,与全球知名作者、研究人员、出版物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创建高质量互动资源。首批精选笔记本涵盖长寿建议、2025年预测、人生建议和莎士比亚作品等主题。用户可通过聊天界面提问、查看AI生成的摘要、音频概览或流程图与内容互动。该功能在桌面版NotebookLM中已上线,未来将持续增加更多精选内容。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的VisualCloze系统通过"视觉上下文学习"实现了通用图像生成,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通过观察几个例子就学会新的图像处理任务。该系统采用统一架构处理多种任务,在风格转换、图像编辑、条件生成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并具备处理训练时未见过任务的泛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