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飞书在线上举办春季未来无限大会,正式发布了飞书People系列产品。飞书People集成打通了飞书人事、飞书招聘、飞书绩效与飞书OKR等多个人事管理产品,以“人才”为业务流程核心,实现了从投递简历开始,包含招聘、评价、激励、培养的全周期管理。
近年来,飞书已成为越来越多先进企业的第一选择。过去半年,飞书相继和传音、银泰、正邦、泡泡玛特、民生保险、虎头局等多个行业的先进企业达成合作。而在高效简洁的组织协同外,人才的挖掘与管理也越来越成为这些先进企业的重要刚需。
飞书CEO谢欣表示,“飞书People已经打造多年,是围绕组织里‘人’的全周期解决方案,通过飞书People的应用,我们希望能让管理者拥有人才管理的全景视角,使人才的价值最大化,管理的难度最小化。”
飞书CEO谢欣
人才的选择,应该基于更全面的信息
从人才进入企业开始,飞书People便承载了科学选材的重任。飞书招聘的三合一工作台,将候选人的简历、面试评价、过往面试等信息集纳到同一页面中,能够帮助面试官基于更全面的信息对人才进行判断。
此外,飞书招聘还与飞书Office有着良好的适配与打通,通过日历即可预订面试官时间,点击飞书招聘推送即可进入视频面试,面试官也可以边面试边评价,并随时一键拉取候选人跟进群,追踪候选人面试进度,不用在多个系统中来回跳转。
优质的产品也在重塑企业的行为。以使用飞书招聘的笑果文化为例,已有近半招聘通过线上完成,笑果也因此高效延揽了全国各地的喜剧人才。而在深度使用飞书招聘的字节跳动,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 90% 以上。
一位试用了飞书招聘的 HR 介绍,“飞书招聘为每位 HR 每天节省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现在把整理和统计的工作都交给了飞书招聘,自己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优化招聘策略。”
“CEO的心上不仅要有钱,更要有人”
如何发现人才,是组织长久以来的重要命题。但很多管理者往往对组织的现金流了如指掌,却说不清自己的员工人数、人才梯队与可造之材。
在大部分组织里,管理者们发现人才的方式较为随机,不是在一次次的会议或汇报中看表现,便是组织层层选拔,甚至很多管理者会选择退后一步,让HR给出选拔方案。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人才信息质量不佳。不少管理者在做决策、判断人才时,也仅仅凭借中层管理者的层层传递,判断十分主观。
在飞书People中,员工的所有职业数据都被打通集中,来自飞书招聘的履历信息和面试评价、来自飞书绩效的每一轮绩效信息,来自飞书OKR 的每一个目标,都流向了飞书人事,形成一张张“英雄卡”,使优质人才随时随地被看见。管理者只要点开员工头像就能看到人才的全景视图。在任何一个群聊、会议、文档中,都能随时发现闪光人才。
“CEO 心里不能只有钱,更要有人。通过飞书 People,每个CEO都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人才在哪里、在做什么,从而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谢欣表示。
人才的驱动,其实是一门大学问
在人才进入组织后,如何快速驱动人才落地,与组织同频发展,也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是为人才进行目标的设定与管理。近年来,OKR在不少组织中被广泛应用,但不少人却用不好。在介绍OKR的落地经验时,谢欣表示,“不少公司在应用OKR初期都踩过坑,甚至用Excel来管理OKR。其实OKR 不是学了就行,也不是写了就行,得落地才行。而‘进系统’,便是OKR最好的落地方式。”
在飞书OKR 中,管理者能清晰地看到战略如何层层落地,最核心的目标由哪些员工来承接,以及哪些人在拆解目标中驱动着创新。
目标设定完后,便是推进与落地。飞书OKR 与文档打通,在文档中就能一键插入 OKR,这样,员工便可在每条目标和每个关键结果下记录当周进展,对着 OKR 汇报讨论,聚焦业务目标。
通过目标的设定与落地,管理便可做到“上下同欲”。而“上下同欲”的同时,也需要“上下同利”,让产出越大的人回报越大。“绩效管理”,便成了最重要的实现方式。
在传统的绩效考评中,管理者的依据通常来自于主观的认知,员工本人是否善于包装又占了很大因素。这就造成了很多绩效考评,最终变成了“拍脑袋”。
在飞书绩效中,管理者能看到 360 度的绩效评价——不仅能看到员工的自评,还能看到所有合作方给他的评价,包括同部门同事、跨部门同事及其下属。此外,飞书绩效和飞书OKR 打通,这样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重点产出和工作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为绩效评价提供更多信息输入,最终做出科学判断。
为了更加公平,飞书绩效还提供校准功能,能看到整个团队的情况,也能按不同维度把成员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从一线经理校准到公司 CEO,从上到下用一把尺打分。
通过飞书人事、飞书招聘、飞书绩效、飞书OKR的有效协作,飞书People打造了一套提供全面信息的人才管理工具,管理者只需打开,便可进行更客观、更科学、更全面的人才决策。
通过聊天、文档、视频会议等等产品,飞书已经打造了一个围绕“事”的高效协同办公平台——飞书 Office。飞书 People 将与飞书 Office 实现“人事合一”,在管理中互相促进,共同构成组织发展的双循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首个AI"记忆操作系统"MemOS,解决了AI系统无法实现人类般持久记忆和学习的根本限制。该系统将记忆视为核心计算资源进行调度、共享和演化,在时间推理任务中相比OpenAI记忆系统性能提升159%。MemOS采用三层架构设计,通过标准化记忆单元实现跨平台记忆迁移,有望改变企业AI部署模式。
DeepSeek-AI团队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仅用2048张GPU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挑战了AI训练需要海量资源的传统观念。该研究采用多头潜在注意力、专家混合架构、FP8低精度训练等技术,大幅提升内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为AI技术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恢复精力,还能帮助大脑整理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有趣的是,AI模型竟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睡眠需求”。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大型视频语言模型的因果推理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在理解视频中事件因果关系方面表现极差,大多数模型准确率甚至低于随机猜测。研究创建了全球首个视频因果推理基准VCRBench,并提出了识别-推理分解法(RRD),通过任务分解显著提升了AI性能,最高改善幅度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