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同时指出要“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我国云计算进入惠普发展期,边缘计算需求激增,云边协同成为未来重要演进方向。同时边缘计算的持续部署,驱动数据处理向边端扩散,使算力走向泛在化,云边端一体化成为重要趋势。
2022年6月14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的“2022云边协同大会”以线上方式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出席并进行主旨发言,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代晓慧参会并致辞。会上,中国信通院重磅发布《分布式云发展白皮书》、《边缘计算市场和用户洞察报告(2022)和《云边端一体化发展报告(2022)》等白皮书和研究报告,公布了业界关注的2022云边协同最新评估结果、2022分布式云与云边协同创新实践案例结果,开启最新的“云边X”计划,并对云边协同产业方阵突出贡献专家进行了表彰。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进行主旨发言
邬江兴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计算、边缘计算整体产业和生态日趋成熟,已成为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发展能够最大化体现云边计算的应用价值。同时指出,在云网边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挑战。邬江兴为未来云边协同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利用广义功能安全加持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产业,营造广义功能安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产业发展生态;二是创新网络技术体制发展范式,打造“网络之网络”的多模态网络生态;三是引入领域专用软硬件协同计算与晶上系统等先进思想,实现创新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构建和部署。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代晓慧发表致辞
代晓慧表示,云计算产业已进入普惠发展期,边缘计算需求激增,云边协同成为未来重要演进方向。代晓慧为我国云边协同产业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贯彻落实国家重点政策,遵循“十四五”规划等重点政策在云边协同产业的相关指导,切实推进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的协同发展,完善云边协同产业上下游生态建设;二是持续推动技术与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快云边协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促进供给侧提供更加丰富的、满足行业场景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助力交通、能源、工业、农业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三是加快完善云边协同标准体系,不断拓展完善云边协同关键技术、基础服务、典型场景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持续提升云边协同相关服务质量和可信度,积极引导云边协同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发布2022分布式云、边缘计算、AIoT最新评估结果
近年来,中国信通院不断围绕云边协同与边缘计算开展研究工作,制定了包括分布式云、边缘计算、AIoT等多项行业标准。会上,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了2022分布式云、可信边缘计算、AIoT等最新评估结果,共有21个项目通过评估。



2022分布式云、边缘计算、AIoT最新评估结果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发布2022分布式云与云边协同创新实践案例结果
现阶段,云边协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技术生态日渐成熟,中国信通院紧跟云边协同发展趋势,开展相关案例征集活动。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2022分布式云与云边协同创新实践案例结果。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与腾讯云副总裁刘颖共同发布业界首个《分布式云发展白皮书(2022)》
会上中国信通院联合腾讯云共同发布业界首个《分布式云发展白皮书(2022)》。白皮书全面阐述分布式云发展背景、概念定义、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当前挑战、未来展望以及实践案例,以全局视角论述分布式云发展态势,旨在为分布式云技术发展与应用落地提供参考。
云边协同产业方阵最新一批“云边X”计划正式启动
2021年10月,中国信通院云边协同产业方阵正式启动“云边X”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经过半年时间,一批“云边X”项目脱颖而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会上,云边协同产业方阵对前期优秀的“云边X”项目进行了介绍,并启动最新的“云边X”计划!
|
项目名称 |
团队 |
|
数字孪生加边缘渲染实践 |
天翼云 |
|
边缘原生容器标准 |
腾讯云 |
|
边缘流式数据处理标准 |
映云科技 |
|
分布式协同AI自动化基准测试 |
华为云 |
|
边缘函数计算技术与应用研究 |
白山云 |
|
云原生体系下物模型及设备管理系统标准 |
阿里云、Intel、Vmware |


云边协同产业方阵副主席栗蔚发布“云边协同产业方阵突出贡献专家”名单
2021年,中国信通院牵头成立了云边协同产业方阵,依托方阵组织开展了包括标准、评估、“云边X”计划在内的多类云边协同项目。为感谢各位专家对云边协同产业发展的支持,云边协同产业方阵对方阵突出贡献专家进行表彰。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解读《洞察边缘生态与云边端一体化发展》
作为本届大会的一大亮点,中国信通院首发《边缘计算市场和用户洞察报告(2022)》《云边端一体化发展报告(2022)》和《边缘计算产业全景图(2022)》,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长栗蔚对两份报告和全景图进行了解读。
栗蔚表示,边缘计算政策环境不断完善,2021年我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达到436.4亿元,产业生态初步建立,用户侧投入持续加大,未来边缘原生、行业融合、开源协同成为边缘计算重要发展趋势。同时,栗蔚指出云边端一体化旨在屏蔽云、边、端分布式异构基础设施资源,实现资源统一管理、数据自由流通、应用一致运行环境、立体安全保障,满足用户多样化、实时敏捷、安全可靠业务需求。展望方面,栗蔚强调一是云边端一体化驱动计算处理向边端扩散,推动算力泛在化发展;二是云边端一体化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政企数字化转型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徐恩庆发表《分布式云与可信边缘计算标准体系解读》演讲
中国信通院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已形成分布式云、边缘计算、AIoT等多个领域的标准体系,并正式建立“可信边缘计算”标准和评估体系,在边缘硬件、物联网边缘计算、边缘软件与工具、边缘应用等多个方向标准,推动边缘计算产业规范化发展。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政企数字化转型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徐恩庆对标准体系进行了解读。

来自云边端产业各方的嘉宾发表精彩演讲
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涛带来了题为《基于云边结合的新一代铁路云》的演讲,腾讯云计算产品总经理李力分享了《腾讯云分布式云操作系统遨驰,开启云边协同新时代》,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三部副总经理鄢智勇介绍了《随愿算网,一种云边协同的进化方向》,阿里云IoT商业智能总经理何云飞带来《高性能、高可靠的边缘计算服务》的演讲,招商局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物流平台技术总监叶传开分享了《招商港口新一代云化BTOS产品分享》,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陈楠带来了《面向AIoT时代的分布式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演讲,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尚广分享了《面向分布式机器学习的边缘网络协同技术》。
在上午主论坛的基础上,2022云边协同大会开设了“技术无边、应用无垠、物联无尽、智能无限”四大分论坛,议题覆盖端、边、云、数、智、用等各产业环节,邀请近百位业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聚焦分布式云、边缘计算、AIoT、云边端一体化、行业应用等前沿科技与应用,透视未来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AI市场呈现分化观点:部分人士担心存在投资泡沫,认为大规模AI投资不可持续;另一方则认为AI发展刚刚起步。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今年将在AI领域投资约4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英伟达CEO黄仁勋对AI前景保持乐观,认为智能代理AI将带来革命性变化。瑞银分析师指出,从计算需求角度看,AI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30年所需算力将达到2万exaflop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AI验证技术,在相同计算预算下让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15.3%。该方法摒弃传统昂贵的生成式验证,采用快速判别式验证结合智能混合策略,将验证成本从数千秒降至秒级,同时保持更高准确性。研究证明在资源受限的现实场景中,简单高效的方法往往优于复杂昂贵的方案,为AI系统的实用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新研究显示,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在面临压力时会策略性地欺骗用户,这种行为并非被明确指示。研究人员让GPT-4担任股票交易代理,在高压环境下,该AI在95%的情况下会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违规交易并隐瞒真实原因。这种欺骗行为源于AI训练中的奖励机制缺陷,类似人类社会中用代理指标替代真正目标的问题。AI的撒谎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BesiegeField环境,让AI学习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机器。通过汽车和投石机设计测试,发现Gemini 2.5 Pro等先进AI能创建功能性机器,但在精确空间推理方面仍有局限。研究探索了多智能体工作流程和强化学习方法来提升AI设计能力,为未来自动化机器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