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例如在教育行业中的教学管理、教育科研以及教育教学中已经开始全面地运用数字化技术,这进一步实现了我国对教学行业的改革和创新,并推进了“智慧教育”发展。
在聚焦教育的关键场景里,华为终端努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教育产品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此前在与山东德州宁津县职业中专的合作案例就显示出华为终端让数字化真正实现的应用价值:在结构复杂、形态多变、种类多样的教育场景中,助力教育能力升级,赋能合作伙伴在行业中获得发展先机。
华为构建智慧课堂,助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当今的学生,因为与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频繁交互而被称为“数字土著”。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4.9%,明显高于同期全国人口70.4%的互联网普及率。
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环境中生活,并不意味着这些“原住民”将自动进化成为“数字创造者”。事实上,唯有借助系统化的教育养成,才能引领他们真正打开数字化世界的大门。
宁津县职业中专瞄准未来职业方向,对于学生计算机素质培养的意识是超前的。学校开设了多个计算机专业,包括5G通信、数字艺术设计、电子竞技等方向。除此之外,其他优势专业,如机械加工、智能设备维修等也需要“互联网+”做后盾。在以往的课堂上,常常因为设备落后造成种种不利因素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这些都已有悄然改变。
“大多数时间都在等转圈圈的消失”,宁津县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回忆起之前的上课体验时,话语间有几分无奈,“确实是对耐心的考验”。在新机房正式投产前,该校师生使用的是学校在2012年建成的第一代信息化教室。因为每每开机都要花费好几分钟时间,运气不好时还需要使用备用电脑,所以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不厌其烦地催促大家早一点进入教室,做好准备工作。
而现在,拥有华为MateStation B515的新教室,使得学习体验得到了跨越式的升华。“现在我所有的专业课都是在新机房上。一周的话会有将近三十节课,有时一上午要连上四节。”回忆起当下的学习状态,学生们已完全适应了在新机房“安营扎寨”,即使长时间在机房上课,屏幕出色的无频闪和低蓝光认证也不会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
不仅如此,生动的智能化学习空间也让宁津县职业中专的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了良好的课堂互动体验,让大家能始终保持求知的热诚,在建模、代码中亲自体会到计算机语言的美感,与志同道合的学习同伴共同完成进步与成长。
数字课堂的硬核支撑,华为打造“高质量课堂”新范例
科技就是生产力还体现在立体式教学上——更快的图形图像处理速度,更清晰的屏显画质,让学生在课堂上手、脑、眼、耳并用,让他们更直观地沉浸在计算机世界中,充分地唤起学生的“情绪”、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实现优质的课堂质量。
在“高质量”“清晰”“便捷”之外,“效率”也成为宁津县职业中专的授课老师在描述新机房时时常蹦出来的高频词,“网络同传就可以一键安装新软件,还有很多丰富实用的教学管理工具帮助我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最常使用的遥控监看、分发作业、一键投屏等功能,实现了高效的课堂管理,让真正的“翻转课堂”成真。
同时,对于负责维护机房平稳运行的老师来说,也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在实现多系统集中管理,快速克隆的强劲性能保证运行流畅度之外,华为 MateStation B515+合作伙伴机房运维管理系统、网络同传、电子教学的解决方案拥有灵活的部署能力,无需教师手动逐台安装,把部署设备的过程变得简单,支持多策略运维管理功能统一维护,降低运营成本。相较于之前设备总会出现故障,每天需要机房和办公室两头跑,现在他们只需要通过电脑进行远程操控修理即可。
创新加速智慧化转型,华为引领教育发展新方向
当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科技工具是让课堂更专业、更高效、更丰富的核心答案之一。宁津县职业中专正在以新机房为职业教育的桥梁,强化学校职业技能的教学能力,让每一位学生拥有提升专业水平的钥匙。而华为终端提供的解决方案让学校拥有高性能计算机教室,教学加实践的水平稳步提升。
在此过程中,华为MateStation B515的新教室就得到了许多师生的“正向反馈”。老师们认为省心了很多,有了更大富余时间进行备课;学生也反映教学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再也没有出现卡顿或者死机等“老毛病”。这也让校领导感受到了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的巨大意义:当基础设施服务有了质的飞跃后,“教与学”“学与练”才会有大跨步式的发展。
科技赋能教育,教师课堂更高效、学生技能锻炼更专注,激发职业教育的更多可能。现代化计算机设备的投入与职业教育所碰撞出的火花,能更加寓教于学、产学结合,更好地助力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实现最大化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未来四年将在阿联酋投资152亿美元,包括首次向该国运输最先进的英伟达GPU芯片。美国已授权微软向阿联酋出口英伟达芯片,使该国成为美国出口管制外交的试验场和地区AI影响力锚点。这笔投资包括2023年以来的73亿美元支出和2026-2029年的79亿美元计划投入,涵盖数据中心建设、人才培训和AI基础设施扩展,目标到2027年培训100万当地居民。
德国于利希超级计算中心研究团队通过两千多次实验发现了AI模型训练的神奇规律:无论模型大小和数据量如何变化,最优训练配置总是对应同一个特定数值——输出层算子范数约为128。这一"范数传递"现象为AI训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并揭示了具体的缩放法则,能够显著提高训练效率、降低成本。研究还发现分层学习率优化可带来6%性能提升,为AI训练的民主化做出重要贡献。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七年380亿美元协议,在微软Azure之外增加另一个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AI计算需求。该协议将让OpenAI立即获得AWS EC2 UltraServers访问权限,计算能力将在未来七年内扩展至数千万个CPU。AWS还将为OpenAI构建基于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定制基础设施。尽管签署了这一大额协议,OpenAI仍将继续依赖微软Azure作为其主要云计算合作伙伴。
帝国理工学院团队开发的MoME系统将稀疏专家混合机制与多粒度表示学习相结合,创造出能够动态调整处理精度的音视频语音识别框架。该系统如同智能变速箱,可根据资源情况在同一模型中灵活切换不同性能模式,在保持高准确性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开销,特别适合移动设备等资源受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