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于7月27-29日在北京亦创会展中心正式召开,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国际”)、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开鸿”)分别受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及高峰论坛。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兼CEO、深开鸿董事长陈宇红在开幕式发表了“夯实OpenHarmony底座,丰富千行百业生态”主题演讲,开启了共话万物智联时代产业升级的序幕,深开鸿CEO王成录博士随后在高峰论坛发表了以“以数字化、智慧化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题的分享,并重磅发布中软国际与深开鸿全新打造的“(1+1)×N”战略,掀起了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话题的高潮。深开鸿将围绕全新万物智联OS和超级终端管理平台构建场景化超级终端解决方案,深度结合中软国际的一流的服务及交付能力,形成云-管-端一体化服务体系,携手全行业生态伙伴持续探索OpenHarmony商业落地新模式,持续突破行业边界,成就万物智联的未来。

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兼CEO、深开鸿董事长 陈宇红
万物智联时代“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缔造”
全球数字化革命不断深入,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加速,在经历了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人们获取、使用、传递信息的方式持续进化,推动芯片+OS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不断演进,信息时代和智能终端正加速迈向万物智联时代。
与此同时,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已然发生改变,由人口红利、全球化、基础建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模式逐渐不再适用。我国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产业结构亟待转型的局面;同时,为应对当今复杂多变国际环境,我国提出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此外,在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的情况下,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也给工业、制造业等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只有把握住万物智联时代机遇,掌握核心技术,推动全行业向数字化、智慧化方向转型,才能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是做大“产业蛋糕”的根本,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把握市场份额和利润。
实际上,当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和消费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时,我国具备强劲的智能设备制造能力,并已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可复制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我国要从制造产品走向缔造产业与生态,就必然要发展万物智联的根技术,大力和完善产业生态,成为新发展时代的领导者。
万物智联OS+超级终端管理平台,构筑产业生态核心
万物互联完整产业链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构建,其中,感知层终端设备丰富多样:传感器、模组、工业设备等,均可以搭载KaihongOS;在网络层,不管是公网还是局域网,我国的发展在全球具有巨大的优势和领先性;应用层更是已在各个行业枝繁叶茂;而在整个万物互联的生态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平台层,它既是我们的机遇,又是我们的薄弱点,平台层最重要的部分操作系统和超级终端管理平台,既是整个生态承上启下的环节,又是整个生态的粘合剂。
当前,应用层各种应用开发和硬件终端生态彼此割裂,无法实现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更无法实现信息的互相流通,导致产业生态闭塞,应用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想要打破壁垒,通过构建操作系统底座和超级终端管理平台实现软件“定义”硬件和复杂系统是破局关键。
万物智联OS可以搭载在各种硬件设备上,将传感器设备、算力连接设备按需组合,实现“软件定义硬件”;然而要实现各个终端之间的智能协作,就需要通过超级终端管理平台,从全视角将不同终端设备模块根据应用场景柔性组合,按需接入管理平台,实现“软件定义复杂系统”,赋能千行百业,优化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和过程,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改造和升级。

深开鸿CEO 王成录
深开鸿发布“(1+1)× N”战略,携手中软国际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陈宇红先生在开幕式分享中提到,“扎根OpenHarmony‘黑土地’,做好万物智联根技术,中软国际与深开鸿将奋楫开拓,勤耕不辍,把核心技术的根深深的扎在中国。”中软国际一直以来以振兴中国软件发展为己任,在这样的发展理念下,在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步伐中,持续在自身产品研发、助力合作伙伴数字化转型上深耕不懈。基于对信息技术领域及产业数智化趋势发展的前瞻洞察,早于2012年,中软国际就全面参与了早期开源项目专项研发;2020年,中软国际与其他六家共建单位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组织下成立OpenHarmony工作委员会,并深度参与OpenHarmony开源社区共建。而当下即将到来的万物智联时代,中国核心技术的发展深深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走向,中软国际在此背景下紧抓机遇,聚焦万物智联核心的智能物联网发展,成立深开鸿,现邀请到行业领军人物王成录加盟,携手勇闯国产智能物联网无人区,推动中国万物智联时代核心技术发展。
基于对万物智联时代产业生态建设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中软国际对业界多年沉淀的经验,深开鸿作为中软国际在OpenHarmony领域的先锋营,聚焦基于OpenHarmony的开源操作系统研发及创新,为此,深开鸿正式发布“(1+1)× N”战略,1个数字底座——KaihongOS,1个超级终端管理平台,赋能N个行业应用场景。KaihongOS继承与发扬了OpenHarmony的技术优势:统一格式、自组网、安全可靠、稳定连接、柔性组合、弹性部署等。超级终端管理平台通过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孪生,实现万物开放接入、可视、可管和可控。
深开鸿将围绕万物智联OS和超级终端管理平台构筑物联网产业生态的核心基石,携手开源社区生态伙伴一起贡献力量,同时,中软国际与深开鸿始终秉承着“从开源中来、到开源中去”的理念,一方面基于开源鸿蒙生态,不断汲取底层技术源动力,另一方面以KaihongOS赋能千行百业的具体实践,通过不断的创新与贡献反哺开源生态。
中软国际以软件智能化领军者、产品智能化创新者、行业智能化共建者为自身定位,从各方主体的需求与痛点出发,梳理出以工具智能与专业人才打造的端到端软件交付、以数据智能与底层技术构建高价值产品与方案、以平台与生态汇聚资源要素实现项目联创的靶向供给组合拳。
以中软国际的行业沉淀、软硬件产品定制化能力、数字化软件工厂运营管理等一流的基石服务,不断为行业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及应用的解决方案。深开鸿背靠中软国际强有力的支撑,深耕万物智联时代“根技术”,专注KaihongOS的研发和创新。未来,中软国际与深开鸿将以“硬核产品+卓越服务”打出加速行业数智转变的“组合拳”,做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进程最坚实可靠的伙伴,携手行业伙伴,共同全力构建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新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