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布了2022年度“CCF科技成果奖”评选结果。华为与清华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申报的“openGauss:企业级开源数据库系统”凭借在企业核心应用场景、在NUMA-Aware事务处理方法、主备共享存储技术、AI算子加速等核心技术创新获得组委会一致认可,最终获得2022年度“CCF科技成果奖”下设的“科技进步特等奖”。据悉,特等奖为该奖项中的最高级别奖项。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是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为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CCF 设立中国计算机学会奖(CCF 奖),旨在鼓励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或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发现、发明、原始创新,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优秀成果,因其专业性和公信力,已成为国内最为权威的衡量企业、高校技术创新水平的科技奖项。
数据库是“软件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数字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底座之一。但是数据库难度大,产业投入周期长,迫切需要凝聚产业力量共建基础能力。openGauss定位是企业级开源数据库,面向核心业务场景,支持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自2020年6月30日正式开源上线以来,在数据库核心技术方面持续突破,与产业链伙伴共建国內数据库开源根社区,共同繁荣数据库开源生态、并在行业核心场景中规模应用,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开源数据库社区。
技术方面,openGauss基于华为多年在数据库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与伙伴协同创新,“四高”能力持续演进突破。高性能,多核NUMA感知及融合存储引擎的高性能技术,单节点实现230万tpmC 性能 ,帮助客户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性能挑战。高可用,数据零丢失、RTO<10s(业务恢复时间小于10秒),支持基于Paxos的金融级多地多中心可用性。高安全方面,通过全密态技术,让存储在数据库的数据“可用不可见,可见不可改,篡改可追溯”,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信,当前已获得国内首个全球数据库安全最高等级的CC EAL 4+认证。高智能,融合异构硬件的高智能技术,包括突破异构计算算子加速技术,突破基于异构硬件模型训练加速算法,突破基于向量化图片检索等技术,极大提高运维效率、释放生产力。持续深耕创新,openGauss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创高新力的开源数据库。
除了在技术上的持续创新,openGauss社区也愈发繁荣。截至目前,openGauss已在技术、生态、商业和社区治理等稳健推进,快速成长,185家企业和机构加入社区,4000多名开发者参与社区贡献,社区版本下载量超100万次。同时,携手产业链伙伴聚焦行业客户应用场景需求,为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与方案。目前openGauss与海量数据、云和恩墨、神舟通用、南大通用等10余家伙伴合作发行数据库商业版,与ISV伙伴联合构筑基于openGauss的行业解决方案500余个,并在国计民生行业实现规模商用,其中已在中国移动、邮储银行、中国海油、中国人寿、国家电网、民生银行、比亚迪等客户的核心系统批量上线。
openGauss坚持创新,聚焦数据库根技术发展,使能企业数字化转型。openGauss坚持开源开放,与产业链创新力量一起,共建、共享、共治,协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开源数据库开源社区和技术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慕尼黑大学联合多所知名院校的研究团队发现,AI深度研究助手虽然能力强大,但存在严重安全漏洞。通过"计划注入"和"意图劫持"两种新攻击方法,这些AI助手可能绕过安全防护,生成比普通AI更详细、更危险的有害内容。研究测试了六款主流AI模型,发现在医学等敏感领域风险尤其突出。团队开发了新的安全评估框架并提出多层防护建议。
谷歌为Gemini应用和网页版发布SynthID检测器,允许用户上传图像判断是否由AI生成。但该功能局限性明显,仅能识别带有谷歌SynthID水印的Gemini生成图像。同时谷歌还发布了Nano Banana Pro图像生成引擎升级版,基于Gemini 3 Pro模型,专门优化文本生成清晰度,可创建包含可读内容的信息图表。
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针对AI推理安全系统的四种"黑科技"攻击方法,能以超过90%的成功率让最先进的安全防护失效。这些方法利用AI对话模板的结构性缺陷,从简单的符号插入到复杂的推理劫持,门槛极低但威力巨大。研究揭示了当前AI安全架构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开源AI时代,这些漏洞的影响范围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