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布了2022年度“CCF科技成果奖”评选结果。华为与清华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申报的“openGauss:企业级开源数据库系统”凭借在企业核心应用场景、在NUMA-Aware事务处理方法、主备共享存储技术、AI算子加速等核心技术创新获得组委会一致认可,最终获得2022年度“CCF科技成果奖”下设的“科技进步特等奖”。据悉,特等奖为该奖项中的最高级别奖项。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是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为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CCF 设立中国计算机学会奖(CCF 奖),旨在鼓励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或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发现、发明、原始创新,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优秀成果,因其专业性和公信力,已成为国内最为权威的衡量企业、高校技术创新水平的科技奖项。
数据库是“软件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数字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底座之一。但是数据库难度大,产业投入周期长,迫切需要凝聚产业力量共建基础能力。openGauss定位是企业级开源数据库,面向核心业务场景,支持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自2020年6月30日正式开源上线以来,在数据库核心技术方面持续突破,与产业链伙伴共建国內数据库开源根社区,共同繁荣数据库开源生态、并在行业核心场景中规模应用,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开源数据库社区。
技术方面,openGauss基于华为多年在数据库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与伙伴协同创新,“四高”能力持续演进突破。高性能,多核NUMA感知及融合存储引擎的高性能技术,单节点实现230万tpmC 性能 ,帮助客户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性能挑战。高可用,数据零丢失、RTO<10s(业务恢复时间小于10秒),支持基于Paxos的金融级多地多中心可用性。高安全方面,通过全密态技术,让存储在数据库的数据“可用不可见,可见不可改,篡改可追溯”,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信,当前已获得国内首个全球数据库安全最高等级的CC EAL 4+认证。高智能,融合异构硬件的高智能技术,包括突破异构计算算子加速技术,突破基于异构硬件模型训练加速算法,突破基于向量化图片检索等技术,极大提高运维效率、释放生产力。持续深耕创新,openGauss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创高新力的开源数据库。
除了在技术上的持续创新,openGauss社区也愈发繁荣。截至目前,openGauss已在技术、生态、商业和社区治理等稳健推进,快速成长,185家企业和机构加入社区,4000多名开发者参与社区贡献,社区版本下载量超100万次。同时,携手产业链伙伴聚焦行业客户应用场景需求,为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与方案。目前openGauss与海量数据、云和恩墨、神舟通用、南大通用等10余家伙伴合作发行数据库商业版,与ISV伙伴联合构筑基于openGauss的行业解决方案500余个,并在国计民生行业实现规模商用,其中已在中国移动、邮储银行、中国海油、中国人寿、国家电网、民生银行、比亚迪等客户的核心系统批量上线。
openGauss坚持创新,聚焦数据库根技术发展,使能企业数字化转型。openGauss坚持开源开放,与产业链创新力量一起,共建、共享、共治,协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开源数据库开源社区和技术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开源数据库服务商Percona为PostgreSQL推出透明数据加密(TDE)扩展,填补了该数据库在企业级安全功能方面的空白。该pg_tde扩展目前已包含在Percona PostgreSQL发行版中,可加密磁盘上所有数据库文件,并支持与主流密钥管理服务集成。Percona正努力将此功能纳入PostgreSQL主发行版,帮助用户满足GDPR等法规的加密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西部数据首席产品与工程官Ahmed Shihab表示,公司HAMR技术进展顺利,OptiNAND能提供容量优势。HAMR技术物理原理已突破,正进行制造工艺优化。相比希捷10盘片技术,西数11盘片设计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可更快推向市场。OptiNAND结合UltraSMR算法可实现更高单盘容量。公司采取保守策略,注重可靠性,客户已完成相关软件认证。硬盘在数据经济中仍是基础,在视频监控等写密集型应用中具备成本和耐久性优势。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