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8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颁布了2022年度“CCF科技成果奖”。华为与清华大学、中国移动联合申报的“openGauss:企业级开源数据库系统”凭借在企业核心应用场景、在NUMA-Aware事务处理方法、主备共享存储技术、AI算子加速等核心技术创新获得组委会一致认可,最终获得2022年度“CCF科技成果奖”下设的“科技进步特等奖”。CCF理事长梅宏教授和奖励委员会主席廖湘科教授为获奖项目代表颁奖,清华大学李国良教授代表openGauss数据库在北京领奖。
CCF理事长梅宏教授(左一)、李国良教授(左二)领奖照片、CCF奖励委员会主席廖湘科教授(右一)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是中国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为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CCF 设立中国计算机学会奖(CCF 奖),旨在鼓励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或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发现、发明、原始创新,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优秀成果,因其专业性和公信力,已成为国内最为权威的衡量企业、高校技术创新水平的科技奖项。
“CCF科技成果奖”授予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并有一定国际影响技术创新成果。其中特等奖在特别优秀且作出重大贡献的项目中遴选产生,此次openGauss项目获此殊荣。
openGauss是一款企业级开源数据库,面向核心业务场景,支持企业业务数字化转型。自2020年6月30日正式开源上线以来,在数据库核心技术方面持续突破,与产业链伙伴共建国內数据库开源根社区,共同繁荣数据库开源生态、并在行业核心场景中规模应用,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开源数据库社区。
openGauss与伙伴协同创新,产品具有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高智能的“四高”能力,并持续演进突破。在性能方面,利用多核并发、融合引擎等技术,满足多元化数据处理需求。在高可用方面,利用资源池化高可用架构技术支持业务系统7x24数据连续服务。在高智能方面,內置原生AI算子以及智能化内核技术,提供一站式AI,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在高安全方面,通过全密态和防篡改技术打造了数据防篡改、防抵赖机制。
结合中国移动IT领域业务特点,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联合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广东公司及北京公司,基于openGauss内核定制开发了中国移动行业自用版磐维数据库(CMDB),提供配套工具,进一步提升产品易用性和可观测性等能力,实现核心能力内化。目前磐维数据库已在浙江移动会员子中心、营销中心,河北移动客户交付中心、新收入准则业务系统割接上线,系统运行平稳;业务系统性能压测、连接风暴压测均能满足现网峰值要求。
2023年,openGauss产品将在“四高”能力方面持续演进,利用创新架构将四高特性进一步提升。openGauss社区预计在2023年Q1季度发布全新版本,新版本将融入Datakit工具的新特性,实现一站式迁移、运维、开发,敬请期待。同时,也欢迎更多企业基于openGauss内核的数据库进行应用开发,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成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