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双碳建设寻得绿色新路径
11月25日-27日,2022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隆重举行。拥有独特物联网技术的朗新科技,在展会上重点呈现了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成果,其中朗新新落成的低碳产业园——CPU空间展区成为全场焦点。依托在电力能源领域二十多年的深耕,朗新科技在"源网荷储"全链条服务中积淀了深厚的技术能力,自主研发的"光储充放"一体化解决方案也在园区内落地应用,为园区构筑低碳内核。
"光储充放"一体化,打造绿电零碳循环
"光储充放"顾名思义,这种一体化充电站的核心由四部分组成——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充电桩、反向充电。
朗新科技在产业园(一期)屋顶和挑檐处部署了总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板,年发电量达105万KWH;园区还建设有630kW/1000kWh 的储能站和近百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往来园区的新能源车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而当园区断电或亏电时,园区配备的V2G充电桩可以让新能源车充当移动的"超级充电宝",为园区生产生活反向补充能源。由此构建了光伏绿电从生产到存储再到消纳的"零碳"循环,并形成新能源微电网的典型场景。
构建微网生态,推动城市能源调度智能化发展
配合朗新科技自主研发的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管理平台,园区微网中绿电的综合利用率持续得到提升。
光储充微电网管理平台能够对园区所有发电、储能、用能设备,以及相关的环境、告警传感器等进行集中监控和能量调度管理,实时了解电网整体运行、运营和交易情况。此外,平台还能实现对电站设备资产的管理,进行负荷能耗节能数据的分析及可视化展示,不断提升园区绿电循环效率。
凭借能源互联网技术,朗新CPU空间微电网在满足园区用能的情况下,富余的电量还能并入主网,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起到对主网的柔性调控作用,助力电网稳定安全运行,也带动能源结构的改善。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吴琦表示,朗新CPU空间光储充放系统的应用为微电网应用、绿色低碳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也为能源消费绿色化指明了方向。
光储充放一体化在朗新CPU空间的应用,是朗新科技在低碳产业园建设、能源互联网前沿探索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从微观角度看,随着光储充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普及,清洁能源将成为出行的主要电量,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将逐渐成为主流;从宏观的角度看,随着城市电网应用的进步,能源调度管理也将更柔性、更智能,助力能源消费走向绿色化。未来,朗新科技将继续深耕能源互联网技术及应用,为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发布了面向成本敏感用户的Claude Haiku 4.5大语言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令牌1美元,输出令牌5美元,比旗舰版Sonnet 4.5便宜三倍。该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可根据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支持多模态输入最多20万令牌。在八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仅比Sonnet 4.5低不到10%,但在编程和数学任务上超越了前代Sonnet 4。模型响应速度比Sonnet 4快两倍以上,适用于客服聊天机器人等低延迟应用场景。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全球首个科学推理大模型SciReasoner,该模型在2060亿科学数据上训练,支持103个科学任务,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逻辑推理并展示思考过程。它实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整合,在分子设计、性质预测、文献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AI助手工具。
英国初创公司Nscale将为微软建设四个AI数据中心,总计部署约20万个GPU,合同价值高达240亿美元。首个数据中心将于明年在葡萄牙开建,配备1.26万个GPU。德州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将部署10.4万个GPU,容量从240兆瓦扩展至1.2吉瓦。所有设施将采用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显卡。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HINE方法,这是一种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实现高质量图像合成的新技术。该方法通过巧妙引导现有AI模型的潜能,能够在复杂光影条件下完美合成图像,包括准确的阴影生成和水面倒影效果。研究团队还创建了ComplexCompo基准测试集,验证了SHINE在各种挑战性场景中的卓越性能,为图像编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