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操作系统是软件根技术,亦是数字经济的基石。近日,操作系统产业峰会2022在线上召开。欧拉系开源操作系统目前累计装机超过300万套,2022年服务器操作系统新增市场份额超过25%,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目前OpenStack\OpenHPC\Rancher|Spark等主流社区原生支持欧拉,这些标志着该操作系统已跨越了生态拐点。
据介绍,欧拉定位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通过开源协作的社区创新平台,实现支持多样性计算、使能数字全场景,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欧拉作为一个支持多样性算力的开源操作系统,支持x86、Arm、RISC-V、LoongArch、SW64、Power 六大处理器架构,依托欧拉社区,通过开源模式与世界同行协同创新,推进计算技术和产业发展。
欧拉社区已达到国际水准
欧拉社区建立之初的愿景就是成为一个源于中国、融入全球的大型基础软件开源社区。历时三年的时间,欧拉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开源规则,又具备国情特色的基础软件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欧拉社区的企业成员数量从三年前几十家,现在已经超过700多家;核心贡献者,三年的时间发展到12000多名;全球版本下载量超过100万,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1682个城市。
据《2022年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行业装机量达401.2 万套,其中欧拉系服务器操作系统实现装机量达103.3 万套,市场份额为25.7%,同比增长约70%,远高于行业年均增速。政府、电信及金融三大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是主要装机用户。在这三大领域,欧拉系服务器操作系统均实现2022年装机量市场份额第一,分别达到50.3%、40.6%、30.6%。
报告指出,欧拉社区已基本达到同类社区的国际水准。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基础软件领域,依托中国企业带头创建的开源社区,通过对众多根技术作出重要贡献,加速打造成为在世界市场份额位居前列的生态体系。
欧拉开源三年来,创造了开源基础软件发展的全新速度,欧拉也实现了跨越,从企业主导,进入到产业共建阶段。欧拉沿用国际开源社区的惯例,组建社区治理架构,成立欧拉社区理事会、技术委员会、品牌委员会等,探索适合中国产业生态的新模式。
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初见成效
据介绍,欧拉生态创新中心是由区域政府、产业伙伴、欧拉社区共同支持下,打造的欧拉生态公共服务平台。经过6个月的准备与实施,江苏、湖北、湖南、四川、北京已正式起航。2022年,各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在区域政府、产业伙伴的支持下,生态价值初见成效。
据悉, 2021年底,江苏成立了全国首个欧拉生态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汇聚了30余个欧拉社区伙伴,发布了全国首个欧拉技术测评,孵化解决方案超过120项,赋能产业人才超过1500人,助力6家省内高校加入欧拉人才发展加速计划。
2022年,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发布欧拉技术测评规范,构建欧拉人才认证体系;颁发400+欧拉技术测评证书,打造1500+欧拉解决方案;组织人才Meetup10场,完成1900+欧拉人才认证;举办3场区域欧拉生态大会,区域欧拉生态平台已初步建成。
2023年,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将继续聚焦技术适配、生态发展、人才发展、联合创新四大方向,打通生态最后一公里。
操作系统是数字经济的底座
目前,开源软件凭借其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优势已经成为促进信息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模式。操作系统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软件之一,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也是数字经济实现多样性算力和全场景支持的重要保障。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形成百万亿级的产业规模,为欧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IT、CT和OT的加速融合,云、边缘和嵌入式场景的深度协同,为欧拉的技术演进明确了方向。
欧拉已经构建了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易运维的基础能力,同时构建了面向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数字全场景的基本竞争力。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计算产业发展趋势,欧拉将在多样性算力释放、异构算力融合、全场景协同上持续创新。
目前,欧拉已通过统一账号、统一构建工具、统一测试平台等实现分布式、智能化的代码管理,以创新技术吸引超千名海外开发者。2023年将是欧拉走向海外的元年,社区全体开发者将积极拥抱并融入全球技术生态,打造更加完善的欧拉操作系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西部数据首席产品与工程官Ahmed Shihab表示,公司HAMR技术进展顺利,OptiNAND能提供容量优势。HAMR技术物理原理已突破,正进行制造工艺优化。相比希捷10盘片技术,西数11盘片设计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可更快推向市场。OptiNAND结合UltraSMR算法可实现更高单盘容量。公司采取保守策略,注重可靠性,客户已完成相关软件认证。硬盘在数据经济中仍是基础,在视频监控等写密集型应用中具备成本和耐久性优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一旦人工智能达到通用智能(AGI)或超级智能(ASI)水平,人类将无法逆转回传统AI。AGI与人类智力相当,ASI则超越人类智慧。由于人类会对此类AI产生依赖,且AGI/ASI具备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全球禁令、内置终止开关或控制措施都难以有效阻止。AI末日论者担心existential风险,而AI加速主义者认为将解决人类问题。唯一可能的逆转机会是AGI/ASI主动选择关闭自己以拯救人类。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