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调研机构、BI概念提出者Gartner发布了2023年分析与商业智能平台魔力象限报告(《Magic Quadrant for Analytics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Platforms》,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Gartner对近几年BI发展趋势、未来市场需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由此圈定了现代分析与BI平台的12项关键功能领域,面向全球评选出入选魔力象限和荣誉提及的厂商,值得关注的是,帆软继2021、2022年提及之后,再度被Gartner列入2023年ABI魔力象限报告荣誉提及名单,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入选的独立BI厂商。

关注厂商解决“当下”和“未来”需求的能力
Gartner判断:全球商业智能市场都将越来越关注分析内容消费者和业务决策者的需求,厂商要有将客户需求变成市场现实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前瞻性。简而言之,评估BI厂商,不仅要看其是否能将现有市场需求进行消化,还要看其能否“早迈半步”,牵引终端用户需求,共同拓展新的分析场景应用,比如Gartner在报告中重点提及的分析平台与低代码和零代码的工作流融合。
此外,Gartner在2023 ABI魔力象限报告中首次将分析协作纳入商业智能产品关键功能考察,Gartner解释:分析协作通过提供统一环境,使广泛用户能同步生成一个分析工作流,进而提升组织共同决策能力。
三度荣誉提及,帆软缘何倍受关注?
1、市场表现亮眼,连续5年市占第一
提及帆软,Gartner在报告中指出,“这是中国最大的ABI供应商之一,其以报表为核心的BI产品FineReport被广泛应用,自助式BI工具FineBI通过本地部署模型为客户提供可视化分析服务”。
专注BI十七载,帆软始终以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使命,致力于让数据成为生产力。2022年,帆软年销售额13.6亿,合作客户突破26000家,市场表现亮眼,连续5 年排名国内BI市占率第一。
相关数据显示,帆软产品已被成功运用在 89000 个企业或者组织的信息化项目上。拥有超过 102W 的用户开发者,每天都有超过 500W 的用户,使用帆软产品进行数据分析、查询、填报以及应用搭建。

2、市占更高背后,产品始终领先一步
“用户体验的提升和业务价值的提升将是未来BI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在产品能力上的体现则是敏捷易用和强大好用,这是报表式BI、自助式BI乃都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BI独立厂商,帆软几乎见证和参与了中国BI市场的发展历程,对Gartner ABI魔力象限报告中提到的“变化”可谓感同身受。
2022年,帆软自助式BI工具FineBI6.0正式对外发布,立意“强大好用、人人可用”,聚焦业务人员核心需求,对产品设计逻辑进行全新的“重构”。
针对大部分业务人员,FineBI6.0主打“易用性”,沉浸式分析主题设置 配合Gartner提及的分析协作让数据准备、处理、分析和数据解释全链路流程得以进一步优化,降低了操作门槛,提升了业务人员使用体验;
针对数据分析师以及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帆软FineBI6.0则主打“强大好用”,自研DEF函数,率先开启国产BI高级计算冲锋,让数据分析效率再提升50%。
除FineBI6.0外,发布国内首个BI信创版本产品、开拓商业智能和零代码融合新场景、打造故事性3D大屏、落地完善行业解决方案,帆软融合十七载赛道深耕经验,及时洞悉BI前沿趋势,让产品始终满足客户当下以及下一步的需求。

3、双向共赢,是客户也是长期伙伴
“成功的秘诀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帮助客户和伙伴的成功。”这与帆软践行的长期主义不谋而合。
许继电气,这是帆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合作大客户,十多年后许继集团关联的多家公司依然是帆软的合作客户。“帆软所处的企业级应用服务赛道和其客户模式决定了帆软必须要有“陪伴”心态,通过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更好地服务好企业客户、更好地解决客户痛点。”
以帆软新客户杨国福集团为例,自2015年,杨国福集团就开始引入信息化建设,起初的信息化系统功能单一,标准混乱,口径不一,不足以支撑大量的数据反馈导致线上系统经常崩溃。集团自建研发团队在对系统进行多方考察升级后,逐渐实现了门店业务层的完善,开始打造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强化信息的及时性和规范性,比如扫呗支付&会员系统、MDM主数据管理系统。在与帆软合作后,横向依据各个业务条线深入分析,建立一套完整共享的BI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与统一化,为管理经营分析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疫情期间,杨国福集团实现了超900家门店扩张。
懂客户之需,解客户之难,任何转型都有不易,专注客户成功,让数据在企业发挥价值,是帆软的独特。
砥砺前行,让数据价值看得见
三度被Gartner ABI魔力象限荣誉提及,是对帆软以往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帆软未来发展的信任,当前数字化和数字经济热度不减,作为数字化重要载体和“排头兵”,国产软件发展正当其时,国内ABI市场也将迸发出更多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优秀国产BI产品也将迎来广阔前景。帆软深耕BI领域十七载,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引领,早半步打磨产品、长期性客户陪伴,让企业数据价值看得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Meta公司FAIR实验室与UCLA合作开发了名为HoneyBee的超大规模视觉推理数据集,包含250万训练样本。研究揭示了构建高质量AI视觉推理训练数据的系统方法,发现数据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最佳数据源比最差数据源性能提升11.4%。关键创新包括"图片说明书"技术和文字-图片混合训练法,分别提升3.3%和7.5%准确率。HoneyBee训练的AI在多项测试中显著超越同规模模型,同时降低73%推理成本。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上海AI实验室团队提出ViCO训练策略,让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够根据图像语义复杂度智能分配计算资源。通过两阶段训练和视觉路由器,该方法在压缩50%视觉词汇的同时保持99.6%性能,推理速度提升近一倍,为AI效率优化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