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2023年6月5日] 6月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IMT-2020(5G)推进组携手中国信通院、TCL华星光电、班度科技、宏碁、华为、聚力维度、蓝深科创、全息信息科技、荣耀、维超智能、小米、云视科技、臻像科技、中信科移动、中兴等3D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发布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支撑裸眼3D关键技术标准化和产业构建。借助5G/5G-A网络能力,可孵化更多的裸眼3D应用,加速裸眼3D移动应用规模化发展,开启沉浸式体验新时代。
IMT-2020(5G)推进组携手产业链伙伴发布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
裸眼3D端到端成熟,产业拐点将至,迈向规模化增长
当前,裸眼3D在光学显示、终端研发、内容处理和用户体验方面即将成熟,可实现终端小体积轻量化,无需佩戴外接设备(偏光眼镜、VR头显等)即可拥有自然舒适和沉浸式3D体验。
同时,通过2D到3D内容AI自动转换技术,彻底改变了3D作品的创建方式,解决3D海量内容需求的一大痛点。
此外,从2022年起,已有能满足用户日常使用需求的裸眼3D笔记本、显示器、PAD平板等商用产品陆续发布,预计2024年将发布支持裸眼3D的手机产品。未来1-3年,5G智能终端将成为裸眼3D新兴应用的最大入口,并将带动屏幕、终端、内容、算力、音视频产业的规模化增长。
聚合产业资源推进标准化,扎实推进裸眼3D移动应用和发展
3D产业界人士达成共识,裸眼3D移动市场需求量大,大规模商用时代即将到来,亟需推进裸眼3D显示、技术、内容、应用、网络协同发展。
2023年对于3D产业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IMT-2020(5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裸眼3D核心技术基本成熟,用户无需佩戴设备,即可享受自然舒适的3D体验。5G及5G-A的高速率、低延时特点和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可有效发挥裸眼3D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等特点,使能泛在沉浸式裸眼3D体验。
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的发布,通过聚合产业资源,着力解决裸眼3D技术和产业的共性问题。一是研究裸眼3D技术路线,引导形成主要技术方向及标准;二是验证裸眼3D端到端的系统能力,包括2D/3D内容转换技术、端到端3D云化业务验证等;三是构建裸眼3D用户体验标准和评测机制,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四是梳理裸眼3D典型的应用案例,借助5G/5G-A能力,深化应用创新推广。
裸眼3D移动终端的普及,将带动裸眼3D短视频、直播、教育、工业设计、近视防控等应用兴起,推动3D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云服务部门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七年协议,为ChatGPT制造商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这标志着OpenAI从研究实验室向AI行业巨头的转型,该公司已承诺投入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AI时代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亚马逊而言,这项协议证明了其构建和运营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的能力。
Meta FAIR团队发布的CWM是首个将"世界模型"概念引入代码生成的32亿参数开源模型。与传统只学习静态代码的AI不同,CWM通过学习Python执行轨迹和Docker环境交互,真正理解代码运行过程。在SWE-bench等重要测试中表现卓越,为AI编程助手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当今最大的AI数据中心耗电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美国数据中心已占全国总电力消费的4%,预计到2028年将升至12%。电力供应已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核能以其清洁、全天候供电特性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新选择。核能项目供应链复杂,需要创新的采购模式、标准化设计、早期参与和数字化工具来确保按时交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发现AI训练中的"繁荣-崩溃"现象,揭示陈旧数据蕴含丰富信息但被传统方法错误屏蔽。他们提出M2PO方法,通过改进数据筛选策略,使模型即使用256步前的陈旧数据也能达到最新数据的训练效果,准确率最高提升11.2%,为大规模异步AI训练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