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第六届解法器快速算法及应用研讨会(SOLVER2023)及其特色活动第三届解法器算法及优化竞赛(SolverChallenge23)在青海省西宁市成功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清华大学参赛队伍以总分第一的佳绩夺取SolverChallenge竞赛最高奖项,并在共计10道赛题中的8道题上实现最佳性能,其中5道赛题更是借助鲲鹏计算平台脱颖而出,获得最佳成绩。清华大学队伍最终的性能总分是第二名的将近两倍。
图一 清华大学队伍荣获特等奖
SolverChallenge竞赛是解法器快速算法及应用研讨会(SOLVER会议)的一项特色活动,由SOLVER会议组委会主办,每年举行一次。今年云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中国科学院、中国物理研究院等19个单位共28支队伍参赛,围绕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的数值代数问题,探索应用驱动且适合大规模计算的高可扩展解法器快速算法。
本次竞赛共10道赛题,均来自真实应用问题,涵盖激光聚变、结构力学、生物医疗、天气预报、电子学系统和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官方提供了鲲鹏、Intel和NVIDIA三种硬件平台(信息来源SolverChallenge大赛官网),选手可以在各道赛题上使用任何软件包和任意硬件平台参与竞赛。鲲鹏助力冠军队伍清华大学分别在生物医疗和集成电路领域的5道赛题上斩获佳绩,结合鲲鹏硬件和鲲鹏数学库“天元求解器”,实现软硬件协同,发挥应用最佳性能。
图二 清华大学队伍获奖奖牌
求解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是高性能计算领域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并且已经成为许多应用软件的性能瓶颈。稀疏方程解法器作为底层支撑数学库,是工业软件的核心模块。当前主流的解法器多为国外开发,在国内自研处理器上或无法运行或计算效率低。随着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推进,自研直接法解法器至关重要。直接法解法器的开发技术壁垒高,在算法和实现层面都有比较大的挑战,需要在算法设计、性能优化、软件研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天元求解器是华为自研的面向ARM架构的高性能稀疏线性方程组直接法解法器,基于鲲鹏处理器进行极致优化,支持多线程并行加速,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并行可扩展性,能充分发挥鲲鹏硬件性能,助力用户持续突破应用性能瓶颈。
未来,华为将继续联合高校基于鲲鹏开展算法优化,加速自主基础软件创新和落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