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峰米投影(以下简称“峰米”)宣布旗下激光投影系列用户量突破10万。峰米作为“激光智能投影的开创者”,始终秉承“把影院搬回家”的使命,不断精研激光投影技术,致力于推动投影行业进一步迈入激光时代,连续打造了激光电视、激光智能微投等领先市场覆盖多场景、多品类的产品矩阵,并率先将高端的电影院激光厅ALPD激光显示技术降维家用领域,让激光投影成为千家万户的首选。峰米凭借更清晰、更便捷、更多元的高品质激光投影积累了良好口碑,也在智能投影市场占有量上节节攀升。在2021年,峰米全年位居家用激光投影市场前二,市场份额达到18.4%,第四季度更是跻身家用智能投影销售额前三。

早在2017年,峰米便通过众筹上市的“米家激光投影电视”进入激光领域;2018年,峰米发布激光电视WEMAX ONE;2019年推出万元级激光电视产品4K Cinema;2020年发布旗舰级的4K激光家庭影院Max以及Cinema Pro;在2021年,峰米在激光投影领域迎来了爆发,在5月以及8月分别推出激光电视Cinema 2和峰米R1超短焦激光投影仪,两款产品以超高性价比的配置与定价刷新了当时消费者对激光电视与激光投影的认知。

2021年10月,峰米连续发布峰米R1 Nano超短焦激光投影仪、峰米X1激光投影仪以及峰米P1口袋激光投影仪三款划时代激光投影新品,真正引领了激光投影时代。峰米R1 Nano将0.23:1的超短焦投射比与ALPD激光显示技术相结合,离墙25厘米即可投出80吋大屏画面,在激光光源的加持下,更是在小巧机身中拥有1200流明亮度、1080P分辨率与2000:1对比度,让用户尽享激光影院沉浸式大屏观影的乐趣。而峰米X1与峰米P1则将便携性发挥到极致,峰米X1尺寸仅为219x117x25mm,可轻松放进口袋,想走就走,同时峰米X1内置锂电池,还可外接充电宝供电,配合激光光源,不论是观影、办公、学习、露营还是游戏场景,峰米X1皆可从容应对。峰米P1一体化的机身仅有150.8mm×83mm×24.6mm,机身自带的物理按键使得峰米P1无需遥控器既可直接进行画面调整、音量调节等操作。与此同时,峰米P1也可以通过机身的Type-C接口与移动电源相连,满足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这三款产品定价涵盖3000-5000档位,充分满足一般家庭的观影需求,可以说峰米凭借着三款产品将原本应用于影院激光厅的激光技术适配于家用投影仪,并首次把激光投影仪带入平民价位,全面开启家用影像的激光微投时代。

在取得激光微投带来的巨大成就后,峰米并未停下脚步,同年12月,峰米又发布了旗下首款全色激光电视——峰米全色激光电视T1,峰米T1搭载业界领先的ALPD RGB+全色激光显示技术,相比普通全色激光光源,峰米T1在亮度、色彩、对比度等方面全面升级。同时峰米T1还拥有2800ANSI流明亮度与10.7亿色彩,真正做到了每一帧都出色。在音效方面,峰米联合世界顶级音响品牌宝华韦健联合设计定制音响,使得峰米T1搭载了殿堂级专业音响配置。峰米T1不仅在画质和音质上有着令人满意的表现,在价格上也十分令人惊喜,峰米T1的裸机活动价格为16999元。在活动价18999元的套装中,峰米T1更是带有一块100英寸菲涅尔柔性屏,极致的性价比让一般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声色双绝的家庭观影体验,推动全色激光光源走进千家万户。

通过多年耕耘激光投影领域,峰米已经发布了多款优质且性价比十足的激光投影产品,也逐渐获得大众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激光投影用户量突破10万便是最直观的体现。在未来,峰米将继续秉持“把影院搬回家”的企业使命,继续探索激光微投与激光电视的更多可能,为消费者打造独具品牌特色的大屏观影体验,加速推动家用激光投影的普及化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MiroMind AI等机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UniME-V2多模态嵌入学习新方法,通过让大型多模态语言模型充当"智能法官"来评估训练样本质量,解决了传统方法在负样本多样性和语义理解精度方面的问题。该方法引入软标签训练框架和困难负样本挖掘技术,在MMEB基准测试中取得显著性能提升,特别在组合式检索任务上表现出色,为多模态AI应用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改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亚马逊云服务宣布投资500亿美元,专门为美国政府构建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该项目将新增1.3千兆瓦算力,扩大政府机构对AWS AI服务的访问,包括Amazon SageMaker、Amazon Bedrock和Claude聊天机器人等。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AWS CEO表示此举将彻底改变联邦机构利用超级计算的方式,消除技术障碍,助力美国在AI时代保持领先地位。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