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为了让学生们在校园内“学足学好”,如何高质量、全面发展的教学,考验着每一位教师与教育从业者。同时,为了应对教育新挑战,信息技术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从“十四五”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到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具体路径,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按下加速键。
以至简科技
让教育信息化设备从能用到好用
基于一线从业者反馈,诸多学校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利用率和使用程度参差不齐。应用、设备之间不兼容、切换不顺畅、操作不便捷等问题,让大多数老师望尘却步,信息化教学能力很难掌握。如何从“建起来”到“用起来”?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深耕30余年的联想认为,在教与学的双向奔赴中,以科技创新实现教学教研的“至简操作、流畅体验”是核心。
因此,联想智慧教育秉持“科技至简 智慧为学”的理念,打造“教学教研1+1解决方案”。1+1,统筹备课与授课场景,将符合老师使用习惯的各项教学教研产品进行整合,并简化备课、授课环节的信息化流程与操作,打造全流程一体化的应用体验,满足实用、好用,助力教师轻松备课、高效授课。
联想教学教研1+1解决方案
以备授课一致性体验,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备课期间,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教研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联想教师机集中精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其内搭载的联想“备授课5.0”软件,操作简单、上手快;基于PPT/WPS,不改变教师备课习惯,超过500家教材版本、400万可二次编辑的试题试卷,资源一应俱全、一站备齐。教师还可以通过联想智慧教研平台进行听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精细化采集教学教研全流程数据,丰富校本资源,极大提升了学校的教研效率。
授课期间,教师可以通过联想智慧教育大屏一键调用备课期间的教学课件,并选取所需的学科工具提升课堂互动效果,一键录制微课,让精彩课堂轻松分享。作为授课场景的核心,联想智慧教育大屏具备4K超清晰色彩显示、防蓝光护眼设计,支持双系统保障教学,并以新一代红外触控技术与沉浸式音视频装置,优化书写和听课体验。
在教学教研1+1解决方案中,联想以软硬件一体化,实现备课与授课的无缝衔接、一致体验;调动37个研发实验室、20个质量保障实验室,支撑技术创新、打造严苛品质,为智慧教育攻坚克难。此外,联想遍布全国2600余个服务网点、7*24*365全时热线支持,实现全方位、全天候、超高速的售后服务,结合大屏48小时闪修、门到桌免费上门,让学校及教师使用维护便捷无忧。
科技至简,智慧为学。作为智能时代的新IT Partner,联想智慧教育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常态化教学,通过备授课一致性的流畅体验、匠心铸造的产品品质、极速无忧的售后服务,并与行业、生态伙伴共进,以智慧教育大屏为重要抓手,突破中国市场前三,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